【專家談】黃以明縱談中國書法創作經驗(之四/1)
(流覽往期內容請參閱本報網站:www.am-zm.com 史藝國風欄目)
【章法】
書法以毛筆為工具源于沙場,書法藝術更得益於戰場的排兵佈陣,如蔡邕的《九勢》、衛夫人的《筆陣圖》。書法就是中國人對人與宇宙、人與人全部關係、全部知識的建設。
書法跟人一樣:有氣則生,斷氣則死也。一個一個的将字寫得每個都好看,每個互相之間沒關係,沒有氣,這只是漂亮字,不是書法。
【偶然性】
猶太人為什麼不喜歡新約,而成為一個非常有創造性的民族。新約就是確定性,非要確認基督就是上帝,這就是橫平豎直。
寫的時候完全不循(章法),形成的立體的美感,整體的更完美的章法效果,利用偶然性,突破基督的悖論,來證明如果人類的行為不是人類的思維,则會更好。
【屋漏痕與錐畫沙】
屋漏痕和錐畫沙都一樣,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一陰一陽。幾乎所有書法家,屋漏痕寫得好的,錐畫沙都不行;錐畫沙寫得好的,屋漏痕都不行。比如顏真卿是學屋漏痕的,錐畫沙就不行,用筆都是側鋒的,中鋒用不好。懷素是錐畫沙寫得好,屋漏痕则寫不出來,全是中鋒,細細的線,是展不開的,一展開就顯得笨。懷素、顏真卿都是張旭的學生,不過是隔代。只有張旭是屋漏痕。錐畫沙都不错。
【書法的立體構成:讓生命的感覺站起來】
我三歲的時候,就感到文字很神秘。我家有一個臺式時鐘,上面有 十二個阿拉伯數字。我父母不在的時候,我就複寫這些符號,1234567都可以寫得很像,但是寫到八字,總是立不起來,老是躺著,足足寫了十天都立不起來,越寫越感到這是無始無終的運動的一種線條。對文字的這種熱愛,我從三歲開始,不管什麼內容,只要是看到文字我就感到裡面有東西,我不斷端詳這些線條、這些結構,我總感到它們之間在勾搭,在交談,在扭到一起。
這是我第一次進入書法,三歲,想讓躺著的“∞”立起來。
我第一次見到米開朗基羅的《大衛》石膏像,非常震撼。我突然發現:我們的感覺是立起來的,輪廓、動作、眼神、位置、體量感,全是向上的,但是非常的平靜,不是那種呐喊、姿態,是一種生命的立起來的感覺。這是我第一次感到了什麼叫人,感覺能站起來,在中國過去的傳統書法中我沒有找到。
(未完續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