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史海鉤沉】紀念常書鴻誕辰120周年特輯---拜讀常婷婷著《記二叔常書鴻》(四)
前言:
敦煌守護神常書鴻先生是20世紀世界公認的藝術巨匠,在繪畫、學術、文物保護等方面無不取得卓越成就。常書鴻先生的聲名隨敦煌學遠播中外,但他的許多生平之事卻鮮為人知。本文重新厘證了常書鴻先生赴法留學的時間,讓這段奇幻之旅更加準確而生動。
念茲在茲,值此常先生120周年誕辰之際,其子常嘉皋將父親一生的故事和堂姐回憶二叔常書鴻的文章彙集於此,將常書鴻先生傳奇而艱辛的一生呈現在世人面前,謹以此文,抒發對常書鴻先生的哀思和無盡的緬懷之情。(馬良寶撰)
文/常嘉皋
今年是我的父親常書鴻誕辰120周年,1904年4月6日,父親誕生于杭州的西子湖畔。
為了表達對父親的敬仰與追思,我在準備撰寫紀念緬懷父親文章時,想起了我的堂姐常婷婷,她是我大伯常書林的大女兒,今年已經90多歲了,我早就聽說她在香港的《大公報》發表過介紹我父親的文章。
婷婷姐告訴我,她撰寫的《記二叔常書鴻》於1985年11月8日在《大公報》開始刊登第1篇,一共連續刊登了14天。
(編者:篇幅所致,文章略有刪減。以下是常婷婷女士之懷念文章連載)
《記二叔常書鴻》(節選)
(常婷婷)
(四)
他把這六本圖錄奉為至寶,翻閱欣賞達四個多小時之久,直到太陽漸漸西下。書攤上的主人笑著對二叔說,你是中國人吧!當然,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圖書......你知道嗎,離此不遠,就有一個美術館,陳列著這本圖錄中的珍品,裡面有來自中國敦煌的石窟絹畫、文書等珍貴寶藏。
過去,他曾經翻看過英國人斯坦因的巨著《Serindia》,但是從那天起,他開始從《圖錄》上真正認識了敦煌壁畫藝術,看到了敦煌藝術照片。
書鴻二叔為追求西方藝術來到法國已匆匆十年(一九二七——一九三六年)。在這十年裡,中華民族正經歷著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為了奮發圖強,他決心回到祖國,去敦煌——這個民族藝術寶庫。
一九三六年,二叔一家三口,從巴黎乘國際列車取道歐洲和西伯利亞回國,他途經當時被日本軍隊佔領的“滿洲國”回到北京。
二叔以前的太太陳芝秀是在二叔到了法國後第二年單獨一人從杭州經上海去法國的。他就是堂妹沙娜的母親。
陳芝秀在去法國之前是一個淳樸的浙江農村姑娘,她從上海乘法國郵輪去法國時,就靠一本中法對照的繪畫書去應付一切,那時她還不懂法文。
她到法國後,在二叔的嚴格督促和培養下,學法文、學雕塑,成了一名女雕塑家。但是她抵受不了巴黎這個花花世界的誘惑。這個純樸的農村姑娘開始變了。她越來越迷戀巴黎的繁華生活,習染了花都的生活方式。二叔與她帶著沙娜回國後,對舊中國的落後已感到格格不入,再到有“西出陽關無故人”之稱的敦煌,就更加受不了。因此,在一個寒風凜冽的日子裡,她棄下二叔和女兒沙娜、兒子嘉陵,獨自離開這個戈壁荒漠,回到南方的都市里去了。
(未完待續。歡迎關注下一期《記二叔常書鴻》(節選)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