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史海鉤沉】濠江樵嶺一線牽——深切緬懷馬萬祺先生(連載六)

发布时间:2024/08/02 点击数:

(文/圖  陳行易)


首赴濠江

1989年3月11日,麥效明校長率領的我校領導與骨幹教師一行15人,在澳門大華行受到馬萬祺先生的親切接見。


是日,初春的澳門擁抱著和煦的陽光,煥發著濃濃的春意。我們一行依約,準時來到南灣大馬路693號大華大廈。通報之後,得以進入大門。只見裏邊廳堂、墻壁、過道都有相當的年代感。


得到樓上,只見馬先生春風滿面,他已在辦公室門口站立良久,恭候我們一行。他逐一與我們親熱地握手,並引領入內。


進入馬先生辦公室後,大家都嘆為觀止。在逾100平米的空間裡,大氣而不顯擺、高雅且脫俗氣。正中是一張超級 “大班枱”,後墻正中掛著一幅油畫。油畫裡,先生泰然端坐、炯炯有神,身旁有一個醒目的“氣節千載”書法條幅。在油畫一側即見該條幅原件,原來是書畫泰鬥劉海粟先生贈與的墨寶。細看之下,“大班枱”上、周邊墻上還有不少照片。照片主要是家人合影或與國家政要、港澳知己同仁合影。可見,身為大華行董事長、總經理的馬先生,商國事,謀商務,日理萬機,終生勞碌,這絕非想象中富豪們“嘆世界”的日子。


看到我們到處走動,像“蝦仔進城”——初登大雅之堂的樣子,馬先生並不介意,反而主動為我們介紹其中部分字畫照片。當看到分別與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合照時,他謙虛地說:“比面我啫”。看到劉海粟先生贈與的條幅時,他說:“謬贊,謬贊。”他的平和與謙讓,讓我們格外感到親切。


其後,招呼我們到會客枱就座,一起傾談。學校工作簡報過後,聽說我們想辦校刊,當即表示支持,並捐助經費2萬元。校刊隨後由先生起名為《南海文章》。其實,我們只圖與先生加深認識、建立聯絡機制,並無任何索取的意圖。然而,先生心之所向,對母校的繾綣之情由來已久了。


我們在裡面逗留接近一個鐘頭之後,馬先生主動邀請我們合照,留下了珍貴的紀念。


澳門導報


回到住處後不久,馬先生派人送來校刊《南海文章》親筆題詞,還有每人滿滿一袋禮物。除紀念物品外,內裡竟然還各有一封大“利是”。對於那時的我們,如此“利是”是相當稀罕的。這樣一來,大家的興奮感更不可言喻了。


這是我們首次拜會馬先生,也是首次踏足澳門。對澳門——尤其對這位商界巨子、政壇高人,就像首次看到大三巴牌坊那樣,我們的仰視感已經很強烈了。


回想這次旅程,印象尤深的是拱北過關。那時的海關真不是一般的嚴。不少旅客都被喊去接受檢查,而檢查是足夠徹底的,任何違規款物都難逃一“劫”。我們校長由於自出娘胎就是個包拯的模樣,所以也要循例接受深度檢查。我負責攜帶集體的款物,錢顯然是超標的。但是當時心情大好,面色沒有異樣,關員沒有請我“零接觸”。阿彌陀佛。

(未完待續)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