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欣賞】發現之美(十五)
(張春)
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引起社會各界的共鳴、最受普通群眾歡迎平常說“美麗中國”,是再平常不過的字眼,但在字字珠玑的十八大報告中,通過總書記之口說出,卻異乎尋常.這裡的“美麗中國”,已經被賦予了嶄新的內涵,蘊藏著多層寓意,提出了更高要求。
美麗中國,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歷史,美在人文,美在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美在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一個國家的美麗,是由一個個美麗的細胞所構成的。世上的美好,需要你去發現,從一點一滴中去發現。我們的工作生活中,有春之繽紛,夏之斑斕;秋之豐盈,冬之清爽;有情之激越,境之自然,更有歷史與現實的精彩詩篇。賦一草一木以文化內涵,化一山一水為精神家園,是我們的一個願景人融于景,景融於情,人景交融,把單位當家庭來建,讓自然與心靈共美,這不正是我們宣導愉快工作、幸福生活的應有之意嗎。
(续上期)
第二集 山、水、人、家④
人②
人生態度,看似形形色色,五花八門,其實無非是兩大類.一類是聖賢們常掛嘴上的真、善、美所集成的“美類”,另一類則是相對應的假、惡、醜而集成的“丑類”。人類發展史證明,不管哪種社會制度下的人生態度,總是對多數人有益才會被公認是美的。
每個時期,人民都會發現自己心目中最美的人:解放戰爭時期,最美的人是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新中國成立之初缺石油的時候,最美的人是大慶鐵人王進喜;以為人民服務為尚的時期,最美的人是解放軍戰士雷鋒……他們理所當然有資格在人字前面被冠以“最美”二字。
到了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新時期,各個行業,各個階層,各個群體,每一個極為平凡的崗位,更加頻繁甚至接連不斷湧現出最美的人。
這些百姓心中的最美者,比許多花樣翻新的選美大賽評出的最美男女們,美多了!肯定還有許許多多最美的人在默默工作和生活著,究竟是誰,有待我們去發現。
我喜歡練書法,從中體會到做人如寫字先方後圓。1979年的一天,我到西安出差,奇遇般地買得一本《柳公權字帖》,如獲至寶,苦苦臨摹。柳公權楷書的筆法勁練,穩而不俗,險而不怪,老而不枯,潤而不肥,儀態沖和,遒媚絕倫。筆劃均勻硬瘦,棱角外露,富於變化,避免单調重複。
橫畫大都方起圓收,骨力勁健,起止清楚,短橫粗壯,長橫格外瘦長,神采清秀,豎畫頓挫有力,挺勁瘦長,凝練結實,撇畫銳利,捺畫粗重稍短而踢起,用筆千淨利落。總體上內斂外拓,中宮收緊,四肢開展,于嚴謹中見疏朗開闊的風姿。
後來看到曾國藩談寫字,說心中要把圓形的軟毛筆當作一個四面體的硬木筷去用,轉角換面,字才有棱有角,有力有勢。接著,又是一段時間的猛練,甚至把胳膊都練腫了,終於可以懸肘寫字了。
字雖無卓越進步,理倒是通了:學字要先方後圓。先把架子立起來,以後怎麼變都好說。就像蓋房,先起鋼筋、骨架、牆面,最後裝修,任你發揮。如果先圓再去求方,就像對一個已裝修完的家,要回頭去改牆體結構,實在太難,只有推倒重來。而人生沒有返程票,時光更不能倒流,豈能什麼事都可以推倒重來?
人若能先方,即小時吃苦磨練,修身治學,品行方端,後必有大成如果一個人,少年時就圓滑、懦弱,就很難再施教成才;而小時方正,哪怕剛烈、莽撞些,也可裁頭修邊,煨彎成才。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