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公道民本:融通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的本體基礎(十七)
作者: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文新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摘要】
天人合一觀是一種由內而外、從人到物的同心圓式整體觀,從邏輯上內蘊著公道民本的社會歷史整體觀,強調了“公”與“民”對於國家社會特別是文化發展的深層根基和價值依據。“公道民本”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一脈綿延,成為中華民族理想社會的靈魂而一以貫之,不僅在先秦到隋唐諸子百家中處處可見,更在宋代以降的中華氣學、理學、心學、實學等學派思潮中愈益凸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資源中,實踐第一、世界整體性、真理與價值相統一、人民創造歷史及人的自由發展等基本原理,都與中華文化的知行合一、天人合一、求真至善、民為邦本、人皆堯舜等基本精神相契相通。如此,“公道民本”作為一種凸顯人民性的社會歷史價值觀,構成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相遇、結合之後通過複雜的交會而實現融合、貫通及至新生的本體基礎,成為中華文明新形態和馬克思主義新形態的本體基礎。
(續上期)
四、基于公道民本的马克思主义——中华文明新形态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相遇与融通②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進一步的相互作用便是“交會”,即交流與會合,甚至夾雜著激烈的衝突和鬥爭,因而是極為複雜的歷史過程。
我們看到,在“五四”之後,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國內學術界、文化界、理論界人士開始頻繁、全面、深入地探討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的關係,形成了一些思想流派,正如張岱年和方克立先生所總結的那樣,“‘五四’以來的百年中國思想史中,一個最基本的現實就是中、西、馬三種思想文化資源並存,自由主義西化派、文化保守派和中國馬克思主義派各擁有自己的資源優勢,三大思潮形成了鼎足之勢。它們之間既互相對立、互相競爭、互相論戰,又互相滲透、互相吸攝、互相補充,有時針鋒相對、勢同水火,有時也有局部的一致、聯盟關係。這就是所謂‘三大思潮對立互動’。”
其中,自由主義西化派完全否定中華文化,徹底拒斥馬克思主義,迷信西方資產階級文化理念,試圖全盤西化中國社會、奴化中華民族;
文化保守派則固守中華文化的原生態,使之絕對化、抽象化、教條化,從而拒斥馬克思主義、不願吸收西方文化的優秀成分,這就使中國社會失去活力、中華民族迷失前途;
唯有“中國馬克思主義派”,在科學的世界觀、文化觀和社會歷史及文化方法論的指導下,開創了文化綜合創新的新氣象,這就是方克立總結的“馬學為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三流合一、綜合創新”,或者程恩富總結的“馬學為體、國學為根,西學為用,國情為據、世情為鑒,黨情為要,綜合創新、推陳出新”等方法論原則,這是正向“交會”的建設性、創造性原則,貫穿了中國百年文化思想史。
在交會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的融合、貫通也在不同程度發生著。
融合貫通也是一個歷史過程,從結合、交會到融合、貫通,是一個質的飛躍,這意味著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新狀態,即二者在共時性上的“橫面融合”,以及這種融合在歷時性上的“縱向貫通”——即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礎上而演變為無產階級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如此,馬克思主義便在中國呈現為中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中華文化新形態,生成、傳播、普及(大眾化),進而成為人民的思想武器、精神動力、政治信仰和道德素養,故此它可以深入人心,發揮真理和道義的力量。
與此同時,中華文化呈現為具有世界視野和眼光、具有人類胸襟和情懷的馬克思主義文化新形態,它的傳承、弘揚、創新、發展,進而內化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氣學”基礎、“理學”氣質、“心學”涵養、“實學”精神,體現為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建軍為公”“建國為公”及“革命為民”“建設為民”“執政為民”的理念和行動。
這種融合與貫通,雖然分別在馬克思主義和中華文化的不同視角會有顯著的表達差異,但在實踐上逐漸走向一個整體性,融合貫通的基本趨勢和價值目的就在於形成一個新的“一”,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文化類型、新文明形態。
(未完待續 歡迎關注下一期內容:四、基於公道民本的馬克思主義——中華文明新形態(三)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基於公道民本的融通與新文明形態的誕生①)
編 輯 |肖黎
新媒體 |司瑜
審 校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