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公道民本:融通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的本體基礎(十二)

发布时间:2024/05/31 点击数:

作者: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文新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摘要】

天人合一觀是一種由內而外、從人到物的同心圓式整體觀,從邏輯上內蘊著公道民本的社會歷史整體觀,強調了“公”與“民”對於國家社會特別是文化發展的深層根基和價值依據。“公道民本”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一脈綿延,成為中華民族理想社會的靈魂而一以貫之,不僅在先秦到隋唐諸子百家中處處可見,更在宋代以降的中華氣學、理學、心學、實學等學派思潮中愈益凸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資源中,實踐第一、世界整體性、真理與價值相統一、人民創造歷史及人的自由發展等基本原理,都與中華文化的知行合一、天人合一、求真至善、民為邦本、人皆堯舜等基本精神相契相通。如此,“公道民本”作為一種凸顯人民性的社會歷史價值觀,構成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相遇、結合之後通過複雜的交會而實現融合、貫通及至新生的本體基礎,成為中華文明新形態和馬克思主義新形態的本體基礎。


(續上期)

三、公道民本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支撐和相契相通


(四)生產勞動決定性原理:食為民天、務農重本


廣義說,這一原理是實踐第一原理的一種具體化。它認為,以生產勞動為基本實踐形式的物質生產方式的發展,對於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具有最終的決定性意義。


社會發展和進步以生產力的發展為基礎標準,以人的生活幸福和個性發展為最高標準;社會生產力以自然生產力為前提,生態文明建設是為了提高自然生產力亦即“生態力”,從人的角度說是人回饋自然的能力,從自然的角度說是恢復和提高自然本身的環境資源生髮力。這既與“民以食為天”及“百工造物”、“務農重本,國之大綱”(《晉書•文六王傳》)的思想直接相關,也跟天人合一的整體觀相契合。


嚴格說“以農為本”的思想直接跟“民本”觀相聯繫,習近平總書記甚至概括為“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天下萬民最基本的“公道”便是衣食溫飽;當我們把“農”“工”理解為生產勞動,那就可以說,離開農人百工的生產勞動,公道民本便成為空中樓閣。


(五)所有制決定性原理:去私趨公、立公為民


人類社會的不同歷史形態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所決定的;社會歷史就是由其基本矛盾所推動的複雜的社會關係體系之演變過程。人類歷史從原始公有制開始,歷經多種形態的私有制,而最終將在更高生產水平上“回歸”更高層次的公有制。


中華文化沒有對所有制問題做直接論述,但是“公私”之辯卻貫穿中華文明史。如前所述,古聖先賢無不對“私”採取了基本否定的態度,而對“公”則持有最為執著的追求恒心。雖然古人更多是在個人道德修養方面講去私趨公,但古聖先賢“民胞物與”“大道之行”的理想,從深層根源和基礎看,如果不落實“天下為公”的人民公有制,便沒有任何實現的可能。而且在《禮記•禮運》論到“小康”“大同”時,無不透顯古聖先賢對從“私天下”到“公天下”這種所有制形態變遷之歷史趨勢的堅定信心。


可見,馬克思主義建立人民公有制的追求與中華文化去私趨公、大公無私、“立公為民”之德行理想是高度一致的。也可以說,我國生產資料公有制與人民民主的國體政體的高度統一,正是這種公道民本之本體智慧的體現。


(未完待續 歡迎關注下一期內容:三、公道民本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支撐和相契相通 (六)人民創造歷史原理:民貴君輕、民為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