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公道民本:融通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的本體基礎(八)
作者: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文新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摘要】
天人合一觀是一種由內而外、從人到物的同心圓式整體觀,從邏輯上內蘊著公道民本的社會歷史整體觀,強調了“公”與“民”對於國家社會特別是文化發展的深層根基和價值依據。“公道民本”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一脈綿延,成為中華民族理想社會的靈魂而一以貫之,不僅在先秦到隋唐諸子百家中處處可見,更在宋代以降的中華氣學、理學、心學、實學等學派思潮中愈益凸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資源中,實踐第一、世界整體性、真理與價值相統一、人民創造歷史及人的自由發展等基本原理,都與中華文化的知行合一、天人合一、求真至善、民為邦本、人皆堯舜等基本精神相契相通。如此,“公道民本”作為一種凸顯人民性的社會歷史價值觀,構成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相遇、結合之後通過複雜的交會而實現融合、貫通及至新生的本體基礎,成為中華文明新形態和馬克思主義新形態的本體基礎。
(續上期)
二、公道民本的中華文化資源和理論表現
(三)中華心學的“公道民本”體現②
王陽明是心學集大成者,不僅在理論建樹而且在實功實績方面,達到了那個時代中華心學“公道民本”知行合一之巔峰境界。他因龍場悟道而覺知的“心即理”“心外無理無事無物”的“聖人之道”(本體論),實際也是在心性層面體悟到了天人合一的整體性存在,如果說整個宇宙萬物萬事萬理都在“吾心”之中,那麼我和宇宙就是渾然一體的。
當界定此心為“天理之心”,實際也就是“吾心即天心”,吾心即天理、天事、天物,而此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因此“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傳習錄》上),這裡所去之“人欲”跟理學、氣學所講“人欲”一樣是指人的私欲、貪欲、物欲,而“天理”則是公理、公道、天心、民心。
他說,當主宰身的心之所發產生意,“意在於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並均在“無心外”之理、之物中。王陽明著名的“知行合一”之論,更是在人的身心一體、“心動”與“行動”之間畫上了等號,人心人行之動均在宇宙天事天理之中,因而知行合一實際是天人合一的應有之義,對於一個有著天心天理修養的“聖人”,做到了知行合一,也便達到了天人合一之境,也便是落實了“致良知”;此“良知”無非是人的天心所本具的“天良之知”。在此基礎上,王陽明不僅踐行了致良知的知行合一,而且在自己的為官忠君的實踐中,彰顯了公道民本的社會歷史整體性。
他說:“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傳習錄》下),這就是說,人心之靈明實際是萬物之良知在人身上的特殊表現;良知本體,在外物即為太虛、太極之道,在人即為天心、良知、德性、至善,良知構成了天人合一之本體;而這其中也包含了民胞大眾,“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王陽明全書•年譜一》)。
王陽明在解讀《大學》“三綱”時認為,“明明德”是“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而“親民”是“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至於“至善”又是“明德親民之極則”(《王陽明全書•大學問》),所以三者皆不可分;主張“政在親民”,從而把個人的道德修養與造福民眾的政治抱負統一起來:“人者,天地之心也。民者,對己之稱也。曰‘民’焉,則三才之道舉矣。是故親吾之父以及人之父,而天下之父子莫不親矣。…… 君臣也,夫婦也,朋友也,推而至於鳥獸草木也;而皆有以親之 …… 是之謂‘明明德’於天下,是之謂家齊國治而天下平。”(《王陽明全書(一)•親民堂記》)
於是我們看到,王陽明在從政時極力實現孔子“泛愛眾”、孟子“老老幼幼”和大同之世“親親子子”的親民理想;在用兵之餘,不忘設法安民惠民;到處興學,又不斷奏請寬租以養民,其民本思想不僅是思想,還是實踐,做到了知行合一,而如此的前提便是他持有的吾心良知即天心天理的大公之心胸、大我之德性。公道民本思想在陽明心學中便如此體現為去除私欲的明德修養、民吾同胞的親民實踐。
(未完待續 歡迎關注下一期內容:二、公道民本的中華文化資源和理論表現(四)中华实学的“公道民本”体现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