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公道民本:融通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的本體基礎(三)

发布时间:2024/03/15 点击数:

作者: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文新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摘要】

天人合一觀是一種由內而外、從人到物的同心圓式整體觀,從邏輯上內蘊著公道民本的社會歷史整體觀,強調了“公”與“民”對於國家社會特別是文化發展的深層根基和價值依據。“公道民本”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一脈綿延,成為中華民族理想社會的靈魂而一以貫之,不僅在先秦到隋唐諸子百家中處處可見,更在宋代以降的中華氣學、理學、心學、實學等學派思潮中愈益凸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資源中,實踐第一、世界整體性、真理與價值相統一、人民創造歷史及人的自由發展等基本原理,都與中華文化的知行合一、天人合一、求真至善、民為邦本、人皆堯舜等基本精神相契相通。如此,“公道民本”作為一種凸顯人民性的社會歷史價值觀,構成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相遇、結合之後通過複雜的交會而實現融合、貫通及至新生的本體基礎,成為中華文明新形態和馬克思主義新形態的本體基礎。


(续上期)


一、公道民本:源于天人合一的社會歷史整體觀


(一)天人整體觀是由內而外、從人到物的同心圓式整體觀②


與人類整體性相關聯的當然是包括整個人類在內的地球系統的整體性,這個系統內的“天人關係”直接關聯著人類的生存狀況和命運,這可稱為地球萬物整體性,是為狹義的天人整體性。我們不難推測,古聖先賢所秉持的“天人合一”觀,無疑首先或最切近的是指人類生存的這個地球世界的整體性,是人所須臾不可離的整體性——此乃最為切近人道的“天道”——人與地球大自然的關係。


根據古人所謂“天地人”三才觀念,“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可“頂天”、亦可“立地”,人居天地之間,我們可以合乎邏輯地推演,天人合一整體觀內蘊我們當今世界永續發展最為急需的生態觀念——人與自然共生共存、共進共榮,我們與地球萬物實際上是一個生命生態共同體。


再進一步,最大的亦即廣義的天人整體性,當屬涵蓋渺小的地球和人類在內的“宇宙”或“世界”。宇宙就是“宇”(空間,界)“宙”(時間,世)混化為一形成的整體,即“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曰宙”的時空整體,其中包含了自宇宙誕生以來所演化出來的所有物質及其能量和信息。宇宙,既是一個前後左右上下的六合空間整體,也是一個古往今來的一維時間整體——時間之所以是整體,那是因為比如一個瞬間蘊含了自始至今、甚至自始至終的信息;整個說來宇宙是一個全息性的時空整體。古人的“天”在最為神秘的意義上就是指這個涵育人類而又生殺人類的宇宙,它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現代基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宇宙學研究成果,比如“量子糾纏”現象、引力波的存在等等,雖然並不像有些人渲染的那樣,證明了佛家和道家思想的科學性、正確性,但是,確實證明了古聖先賢早就持有的這種宇宙整體的客觀實在性。


(未完待續 歡迎關注下一期內容:一、公道民本:源于天人合一的社會歷史整體觀(二)天人合一整體觀內蘊著公道民本的社會歷史整體觀)


編   輯 |李沁

新媒體 |司瑜

審   校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