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李琳之:百年大論戰——中國歷史到底該咋分期?(四)
作者丨李琳之
來源丨昆侖策研究院(昆侖策網)
轉編丨琳之說史
作者簡介
李琳之,歷史學者,出版有《中華祖脈》《家國往事》《祖先,祖先》等十餘部著作。其中,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前中國時代:西元前4000~前2300年華夏大地場景》《元中國時代:西元前2300~前1800年華夏大地場景》和由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晚夏殷商八百年:大歷史視野下的早中國時代》三部著作,構成了其從公元前4000至前1046年一個完整的上古史體系,是國內外第一套用考古學結合文獻學揭示出黃帝至周初歷史發展脈絡的系列圖書。
(續上期)
張分田、張榮明在《歷史研究》2000年第2期發表《中國社會形態及相關理論問題學術研討會述評》一文,對這次會議研討情況進行了總結:“許多學者呼籲創建中國學者自己的理論模式。
有的學者指出,在世界中世紀史上,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資料最為豐富,應該建立中國人的符合世界歷史的理論模式。有的學者主張,跳出各種外來的理論模式,研究中國的特殊性,構架適合中國歷史的理論模式。
有的學者提出的一種思想很有代表性:當前中國歷史研究不僅有理論引進問題,還有理論的‘中國化’或稱‘本土化’問題。”
“無奴論”者除了主張不再使用奴隸制、奴隸社會階段理論外,還強調中國歷史的理論體系應該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對封建制度、封建社會的討論,應該複歸“封建”一詞“封邦建國”的本意。
這種呼聲在進入21世紀後越來越高,質疑秦至清為“封建社會”的意見也產生了越來越廣泛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武漢大學歷史系馮天瑜教授。
1990年2月,馮天瑜在《中華文化史》上刊文論及中國的“封建制度”:“時下通用的‘封建制度’是一個需要特別加以辨析的概念,因為它的含義既大異於古來慣稱的‘封建’,也頗不同于西方史學界常用的‘封建制度’。”
之後,日知、李慎之、何家棟等,也紛紛撰文表示贊同馮天瑜的意見,並進一步表達了各自的理論思考。
2006年2月馮天瑜出版《“封建”考論》, 將“封建”名實及封建社會、封建制度問題的討論推向高潮。
首先是武漢大學于同年10月舉辦了“‘封建社會’再認識研討會”。接著,在2007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經濟研究所和《歷史研究》編輯部聯合舉辦了“‘封建’社會名實問題與馬列主義封建觀學術研討會”,這次會議的參會論文以《“封建”名實問題討論文集》為書名於次年結集,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8年12月,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蘇州大學社會學院和蘇州科技學院人文學院在蘇州聯合召開 “‘封建’與‘封建社會’問題學術研討會”,參會論文以《中國“封建”社會再認識》為書名於2009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經過十多年的反復討論、商榷,“封建”的譯名問題、“封建”的古今含義不同問題、“封建社會”的名不副實及流播問題等,基本得以廓清,但在對待中國封建社會時段具體劃分這個問題上,史學界還是不能達成共識,形成了兩派意見。
一派以馮天瑜為代表,認為將秦漢至明清時期的中國稱為“封建社會”,既與馬克思經典原著中關於“封建社會”的描述不相符合,也與“封建”一詞“封地建藩”的本意相違背:“其結果,由於關鍵術語失准,一部中國歷史的宏大敘事,失卻了構制網絡的堅實紐結。由此出發,史學界長期探討的‘中國古史分期’‘中國封建社會內部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國資本主義萌芽’‘中國封建社會為何長期延續’等問題,都缺乏議論得以健康展開所必要的嚴密的概念坐標系。”(轉引自餘來明 《〈 “封建” 考論〉:廓清史學核心概念的堅實努力——“封建社會”再認識學術研討會綜述》,《武漢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未完待續 掃描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及參考文獻資料)
---------------
新媒體 |司 瑜
審 校 |肖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