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中國共產黨犧牲精神的理論形成(連載五)

发布时间:2023/10/13 点击数:

【摘要】

為了理想信念甘於犧牲乃至奉獻生命的犧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自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奠基的政治品格。作為理想主義的集中體現,犧牲精神尤其是殉道行為在傳統中國一般只屬於智識階層,中國共產黨較為成功地將其推廣向普羅英雄,呈現出理想主義平民化的特徵。中國共產黨用集體主義式的“革命英雄主義”揚棄了傳統生死哲思,並且訴諸老百姓的利益訴求與心理特點以減輕生死顧慮。犧牲精神的理論形成與機制推廣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實現信仰上獨特的政治智慧。


作者丨陳晴

來源丨昆侖策研究院

轉編丨“北京大學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原刊於《社會主義研究》2023年第3期


(續上期 一 理想主義平民化:犧牲精神的理論生成④ (三)價值重建:偽善短視政治風氣的改觀與血性英雄倫理的鋪展②)


一  理想主義平民化:犧牲精神的理論生成⑤


(三)價值重建:偽善短視政治風氣的改觀與血性英雄倫理的鋪展③


中國共產黨經典烈士形象經歷了從社會精英到集體主義平民英雄的轉變,這是對犧牲精神審美變化的一個縮影。中共早期的模範經典烈士表現出一種放棄世俗享樂,毅然投身偉大革命事業的形象。抗日戰爭及以後,中國共產黨的宣傳重心轉向平民黨員中的英雄。


1944年朱德提出“新英雄主義”,標誌著平民英雄倫理的成熟。在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中,共有79位(組)烈士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其中1938年前獻身的共有48人(組),多為知識份子,其中典型工農出身只有林祥謙、蘇兆征、陳樹湘三位;而在1938年及以後獻身的31位(組)烈士中,則有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壯士、劉老莊連、任常倫、張思德、劉胡蘭、楊子榮、董存瑞、江竹筠等典型工農出身並長期處於一線工作的烈士。早期英烈多放棄世俗意義上的好出路走向革命,形象也多是絕對克己的道德模範,而新英雄主義更強調集體主義精神,將個人的力量認作偉大力量中的滄海一粟[34]。因燒煤塌方意外遇難的張思德,任務並不重大,死況也達不到驚天地泣鬼神的程度,但毛澤東卻從“是否為人民而死”指出其價值重於泰山。可見,犧牲者的人生評價,不取決於臨難前形而上的生死反思,而在於為誰作貢獻的階級性。


二 平民接納理想主義:集體主義式犧牲精神的推廣與維持①


為了適應犧牲精神主體的平民化,中國共產黨將品質的重心從克己與自我反思調整至忠誠於組織,從精神理想主義的生死思考調整至道德理想主義的移風易俗。這些應然的理論設定並不足以使廣大黨員幹部接受並維持理想主義。將犧牲精神從應然落實至實然,由典範推廣普通黨員,由理論號召轉為切實行動,需要正視黨員覺悟的高低有別,進而設計制度性或非制度性的規範約束。


(一)道理灌輸:民間倫理的調用與非常狀態下人生價值的再賦予①


灌輸犧牲精神,需要理解並借助農民的樸素思想與心態。農民原始狀態的樸素思想,一般將自我價值歸結於以自己為核心,以家庭宗族為邊界的的享樂和義務。中國共產黨則強調,現實慘澹煎熬,未來活無可活,不革命不可能擺脫做牛馬的命運。唐寄凡[35]在獄中遺書中寫道,農村經濟破壞到了極點,“縱不為刀下鬼,又難免不為餓殍。達觀之人,視死如歸,並非偶然。”[36]鄭複他[37]也在獄中遺書表示了類似的觀點:“在現在這種世界,人的生死,本來比雞犬還不如,就算安居生存,也不過如牛馬一般牢碌而已。生也何樂,死也何悲。如兒者真不過如滄海之一粟耳”[38]。既然如此,與其讓自己與後代永受壓迫,不如以反抗博取一條出路。


(未完待續。掃碼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歡迎關注下一期內容 二 平民接納理想主義:集體主義式犧牲精神的推廣與維持②(一)道理灌輸:民間倫理的調用與非常狀態下人生價值的再賦予②)


編   輯 |李沁

新媒體 |爾雨林

審   校 |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