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時光】從時光的廢墟中拾起舊物

发布时间:2023/07/12 点击数:

(圖/文  天語)


澳門導報


硯臺,是中國傳統的書寫與繪畫用具之一,與“筆、墨、紙”並稱文房四寶。有說“四寶硯為首”,其中硯臺最具收藏價值。我膚淺地認為也許它是四寶中最易保存的吧。


硯臺種類繁多,面貌多樣,但在硯文化史上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莫過於“四大名硯”了。即分別為產于廣東肇慶的端硯、江西婺源的歙硯、甘肅卓尼與臨潭的洮河硯,以及河南虢州與山西絳州的澄泥硯。


據載,端石開採于唐代武德年間,距今已近1400年。端硯石石質堅實、細膩、滋潤,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的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一方優質的端硯,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水汽久久不幹,故古人有“呵氣研墨”的說法。


我們常見有些端硯會有石眼,石眼是自然形成在硯石中的一種含鐵質的結核體。一般石眼形體圓正或尖長,長在天青或青紫色的硯石上,呈青綠或翠綠,略帶微黃色,瞳子碧黑,深淺相間,其形狀如鳥獸的眼睛。端硯的石眼在各名坑中,又有很大的不同,色澤、形態各異,各具特色。


就著陽光,整理父親收藏的部分端硯,中中小小20余方,稍大件的自量體力不夠。這些硯臺大都不算為精品,但也是有點年頭了,至少在我家眼見數十年,甚至部分由來還記憶猶新。


一方多年未見的 蜘蛛紋竹節形端硯,記憶中第一次見到它時就數過有50多個石眼,今扶硯又數了數,果然沒錯,56個石眼刻成50只蜘蛛。


中國傳統文化題材中,好把蜘蛛譽為喜蛛、福蛛,這方雕刻與竹節器型一起,想必寓意“知足”。


知足且上進,一下午,從時光的廢墟中拾起舊物。


【作者介紹】

蔣黎黎 (天語) ,藝術家,生活美學踐行者。出生於江南藝術世家,從小接受傳統文化薰陶,後移居加拿大,先後研學于臺灣陶藝家林敏明工作室,加拿大陶藝家P K Wang藝術工作室,ECU藝術學院,廣泛吸收現代藝術滋養。在她的藝術之路上跨越于陶藝、中、西繪畫創作和藝術空間設計,現為“東街裡•和集”主持人,香港陶瓷研協會會員,澳門國際設計聯合會會員,珠海美協會員。


新媒體 |爾雨林

審   校 |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