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歷史】春天的莫高裡(4)

发布时间:2023/04/28 点击数:

 文 / 至簡


後來晚飯間見到杜老師,他說他回到這裡是想有一個大的空間安靜地創作,從事敦煌雕塑已40年,杜老師的作品曾在法國、德國、美國、日本、韓國、印度以及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展出。我想,雙腳踩在敦煌的泥土上,他帶著對藝術的思索和探尋,走遍了山山水水之後再次選擇了一種回歸。這是他藝術創作與靈魂的雙重回歸,他回到了孕育他創作靈感的出發地,也再一次地親近了泥土和自然。


走進莫高裡之前看朋友圈杜老師收徒弟的拜師禮,弟子們磕頭上香,場面正式而傳統,原以為他是一個霸氣之人,到了莫高裡才明白,那些禮數是敬給藝術的。藝術之路漫長且艱辛,一旦踏進了這道門檻,就要有為之付出的信心。


莫高裡工匠村作為敦煌文化學院的實踐教學點,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研學、觀摩人員萬余人。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員們留下了這樣的感言:“雕塑過程中,會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周圍一切的東西,世界原來是如此全新立體的。”


“原本粗重的泥,在杜老師的手裡卻拿捏出了極致溫柔與細膩,雙手與泥的每次互動都透露出穩重與沉著。”


“我們是行者,駐足留戀著敦煌千年佛像藝術。莫高裡工匠村的風景,如詩亦如畫,風起時,駝鈴聲的悠遠將思緒帶回千年古刹九層樓,手中的泥,將迷離的現在與遙遠的過去,重疊在一起。”


“泥,塑的不僅僅是像,更是心。在這裡,我謙卑地仰望著綿延千年的佛教泥塑藝術;在這裡,我們看長煙落日,城市的喧囂早已遠去。在這裡,歲月失語,唯泥能言。”


那天晚上,與杜老師、海軍兄共進晚餐,言談間便能感到杜老師對歷史知識的通曉,雖然大家都是初次見面,但他很隨和地輕鬆講笑話調節氣氛。他是在酒泉肅州長大的,當年他父親是西安著名的易俗社的秦腔科班演員,後來到酒泉秦腔劇團工作,杜老師便在肅州長大直至上學,而他離開酒泉城已經四十年了,記憶中小時候母親帶他在城北的水塘邊洗衣,而我們兒時,已沒有這樣的場景了,他說起城中的幾處舊址,我也是沒有印象了。


世事無常,我們在這世間駐足的時間是那麼短暫,可是那些雕塑卻佇立成刹那間的永恆,暮色將近時,開車駛上高速離開敦煌,四月曠野的晚風已經暖了,呼啦啦灌進了車窗,聽著流行歌手略帶嘶啞的歌兒,獨自走在天高地遠的春天暮色裡,有時候,在城市擁擠的人群裡反倒是很孤寂,而行走在真正荒涼的大地上反倒內心有一種真實的激情湧出來,想要貼近自然又遠離人群許是一些人的宿命。(全文完)


編  輯 |東方曉雲

新媒體 |爾雨林

審  校 |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