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新章】道德通微眇,用以礱智慧②

发布时间:2023/01/12 点击数:

編者按:     
奇雲子者,通古文,兼學百家,故有一家之獨見,多於萬物之思想。每有所思,見諸文,文采斑斕,駢散並用,所言多旁及古今。然其文雖多,皆流於私藏,唯於至友,相爲品鑒。故感當下之時,古文衰微之際,何不爲世人一展,不然豈不惜哉!今獲奇雲子復應,公之其文於世焉。(注:本期内容含白話文解析)


夫密者,信之教也,非其所以教,非其所以學者也。但如其所以教義者,故去性命而已乎,無非形式,焉談根蒂。所以信曰見性成就,而棄命學為絕傳,乃至唯其所信,則為無質之本,使人弗敢而知也。

老子之學,則異是信,亦非以教也,雖然教尊太上,實乃迫老子已無言,誠非老子本意。但為後世借題發揮,尊《道德》,舉《陰符》,至此而下,娓娓藉言性命,以此為影響者,可謂大彰老子之說,實為眾生受益也。

或曰:夫子之言性命者,隻言其影,而未言其形,究竟在於下以教民,仁義禮智,重於德化,不離學而優則仕,而為政化以善德。

釋家雖倡性命,乃以性為形,以命為影,故使人以影追形,以當下之所望,寄未來之遠景,雖望梅止渴,顛倒夢想,總歸消除。則在當下,皆未甚粹,而不少參功利之說者也。
(未完待續)

白話文解悉:
所謂“密”的原因,是作為信仰宗教的方法,並非把其中的“密”意所在教授給你,並非把其中的“密”意所在讓人學習。正如所以教授那樣,因此去說“性命”就可以,無非都在形式之上,哪還需要談論根源所在呢?所以信仰,隻能說見性就有成就,從而放棄生命科學知識,把信仰作為唯一傳播的手段,乃至唯有其中所能信仰就是正確,這樣不就缺少實質與根本,使學習的人如何敢於鑽研探究,從中有所明確呢?

老子的學說,則有別於信仰,也並非以宗教的形式傳播,雖然道教尊老子為太上老君,而實際卻是強迫老子已經故去不能再發表言論,所以道教所說並非是老子的本來意願。隻是因為後世之人借老子之說發揮想象而已,尊崇《道德經》推舉《陰符經》,從此以後,往往藉助古人的思想智慧講說性命,以此作為擴大影響的方式,可以說大大彰顯老子之說,實際是為了更多的人受益。

可以說,孔子講性命,隻是觸及到了影子而沒能涉及到具體現象,根本原因在於向下教化民眾,其核心是以仁義禮智為首,重點在於品德教育,但不脫離學習是為了更加優秀入仕,作為政治思想的轉化,所以就須要具有更高的良好品德。

釋家雖然倡導性命,而是以性做為有形,以命做為影子,因此使人以影追形,以當下的期望寄寓未來希望的遠景,雖然說其中有望梅止渴富於遐想之嫌,但總歸於消除了一時的煩惱和迷惑。雖然當下未能明確其中的精粹,然而,卻少於參雜那些功名利祿的說法。

(未完待續)

編  輯|李偉強
新媒體|爾雨林
審  校|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