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領悟軍事家的雄韜偉略——《從硝煙中走來——偉大軍事家朱德》讀後

发布时间:2022/06/08 点击数:

澳門導報


作者:褚 銀

書海淘金,擷取珠璣。


據不完全統計,關於朱德研究的圖書不下百種,可以說精彩紛呈。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庹平撰寫的《從硝煙中走來——偉大軍事家朱德》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為豐富朱德研究宣傳增色不少。


我有幸審讀過書稿,對作者庹平十分熟悉,還曾在一個研究室共事,深知他的學術功力和嚴謹治學態度。他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畢業後,被選調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歷史研究部從事研究工作。後轉業進入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曾擔任第二編研部副主任,著有《朱德與中共黨史重大事件》《人民的總司令朱德》等作品,擔任《朱德年譜》(新編本)副主編,毫不誇張地講,他對朱德有深入研究。通讀書稿後我眼睛一亮:該書觀點正確,史實準確。作者站在學術前沿,以豐富翔實的史料、通俗清新的語言和跌宕起伏的情節,分別從“投筆從戎”“探索開拓”“生死較量”“萬里長征”“堅持抗戰”“運籌帷幄”“心系國防”7個篇章,生動再現了軍事家朱德近70年的革命生涯,比較全面系統地研究和宣傳了朱德的軍事實踐。


本書緊扣朱德是唯一先後擔任紅軍總司令、八路軍總司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並且與毛澤東合作指揮軍事鬥爭時間最長的偉大軍事家這一主題,突出展現朱德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身經百戰,歷盡艱險,功勳卓著”,在每一個重大關頭所發揮的極其重要的歷史作用,以及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革命化、正規化建設和各軍兵種創建發展、軍事院校建設、部隊教育訓練等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眾所周知,朱德的軍事實踐是輝煌的。本書重點探尋了朱德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歷史上發揮了哪些他人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朱德參與領導南昌起義後,率領南昌起義軍餘部轉戰途中進行了著名的“贛南三整”,經過整頓組織、整頓紀律和加強軍事訓練,不僅保存了一批經受過嚴峻考驗、具有堅定革命意志的骨幹力量,作戰形式上也開始向遊擊戰轉變,為人民武裝力量日後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提供了十分寶貴的經驗。他與陳毅及中共湘南特委領導湘南起義,重視把武裝鬥爭與土地革命相結合,並建立正規部隊、地方部隊與群眾武裝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系,為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積累了寶貴經驗。他擔任紅軍總司令後,先與毛澤東一道,指揮中央紅軍取得第一至第三次反“圍剿”鬥爭勝利,再與周恩來指揮第四次反“圍剿”作戰,運用和發展以往反“圍剿”的成功經驗,打破了國民黨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四次“圍剿”,並創造了紅軍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兵團伏擊戰的典範。在決定党和紅軍前途命運、生死攸關的轉捩點——遵義會議上,他堅定地支持毛澤東的正確意見和主張。


抗日戰爭時期,朱德在全國抗戰開始前就全面地分析中日兩國國情,作出“抗日戰爭是持久的戰爭”“這場戰爭必定是一場總體戰”之科學論斷。在全國抗戰剛剛爆發的歷史轉折關頭,他在洛川會議上提出“我們重點爭取在太行山及其以東”,隨著“局勢變化,可能我們有一部去綏東”等重大建議,後來隨著戰場形勢變化都被黨中央和毛澤東採納。他臨危受命擔任八路軍總司令,創造性地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戰略方針和決策部署。他根據戰場實際,並經毛澤東同意後,指揮八路軍在配合國民黨軍正面戰場作戰中,突破國民黨蔣介石對八路軍作戰範圍的限制;他根據戰場實際,科學預判日軍轉移兵力至華北進攻西北尚須1月左右時間,多次複電黨中央調整關於保衛邊區鞏固河防的戰略部署,建議“在友軍不過河以前,我應堅決而積極地在華北配合友軍作戰”,並經黨中央同意後率部佇馬太行,粉碎日軍欲將中國軍隊趕過黃河的企圖。


解放戰爭時期,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的朱德提出“向北發展,向南防禦”這一重大戰略方針的雛形,並適時提出要“組織40萬到60萬軍隊”到東北對抗國民黨軍的重大建議,得到黨中央高度重視並予以採納。他指導晉察冀野戰軍打“大殲滅戰”和打大城市攻堅戰,迅速扭轉晉察冀不利戰局,並破解解放戰爭戰略決戰中面臨的“如何奪取大城市”這一重大軍事難題。他主抓軍工生產,打造強大的軍工部隊,進而使毛澤東能夠十分自豪地警告國民黨軍隊:我們的大炮和炸藥比你們的洋飛機、洋坦克要厲害十倍。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黨、國家、軍隊重要崗位上的朱德為打贏現代化戰爭未雨綢繆,提出要發展尖端武器,要研製原子彈和導彈,要“建立現代化的後方勤務工作”等許多重要的思想、觀點和主張,並積極支持和推動國防現代化進程。朱德對中國革命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設與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書中都如數家珍地一一敘述,彰顯了朱德的雄韜偉略。


朱德的軍事實踐是在關鍵時刻把個人生命置之度外的。本書生動地講述朱德多次在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挽救戰鬥危局的故事。朱德在率領南昌起義軍餘部轉戰至福建武平時,面臨後有敵重兵追擊,前面隘口被地方反動勢力堵住的險境,是他帶領一部兵力攀登長滿灌木的懸崖陡壁奪回隘口,是他登上一塊較高的石壁指揮後續部隊通過,保住了革命火種。在遵義會議後的土城戰鬥中,面對對紅軍越來越不利的戰局發展,朱德親臨前線指揮作戰。他手持一支20響匣子槍擊倒迎頭沖來的敵人,率領幹部團與敵人浴血奮戰,指揮紅軍向據險固守的敵軍發起一次又一次的衝鋒,搶佔有利地形,終於打退了敵人的進攻,鞏固了陣地。這些驚心動魄的場面在書中都被娓娓道來,每個故事都充分體現了朱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怕犧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令人心靈震撼。


朱德的軍事實踐是與毛澤東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本書還以彌足珍貴的史料聚焦朱德與毛澤東長期合作,共同指揮軍事鬥爭的幾個引申問題。引用解放戰爭時期聶榮臻公開發表的講話,詮釋他們長期合作的重大歷史意義:朱德與毛澤東井岡山會師後,“‘朱毛’成為紅軍的旗幟,成為戰勝反動派的人民的旗幟”。引用朱德夫人康克清的回憶,解答朱德與毛澤東的個人關係:朱德和毛澤東的“關係一直很好”,朱德對毛澤東“很尊重。有時意見不一致,爭得面紅耳赤,但過後就過去了”。引用毛澤東的題詞和講話,強調毛澤東對朱德讚譽有加:朱德是“人民的光榮”“朱總是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戰士。從舊民主主義到新民主主義,朱總是一個最偉大的人物”“要學習朱總司令: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等,這些都是讀懂朱德需要瞭解的幾個基本問題。


總之,近40萬字的《從硝煙中走來——偉大軍事家朱德》是一部有助於加深對朱德認識的書,是一部有助於領悟朱德的雄韜偉略,進而對打贏現代戰爭具有一定借鑒意義的書,是一部從事軍事人物研究可以參考的書,很值得讀一讀。(全文完)


(文章来源:經作者授權轉載至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