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關於傳統雕塑 民間藝術 學院派 :幾點質疑(一)

发布时间:2021/04/06 点击数:

文: 杜永衛  圖:當代敦煌


“傳統雕塑”不等於“ 民間藝術 ”(1)


“傳統雕塑”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它包含所有中國古代沿傳而來的具有中國特色且原產於中國的各種三維造型藝術。它因功能、材質、工藝、題材等而分門別類,各門類的雕塑又都有其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以及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有的形體大,比如古代用於厚葬的陵墓紀念性雕塑(主要指陵墓前的皇家儀衛,如鎮墓石獸、石人的“翁仲”雕塑)、用於宗教場所的石窟和寺觀雕塑(主要指各種神像及其附屬的世俗人物、動物等雕塑),這些雕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在中國雕塑史上佔有非常重要地位;有的形體小,比如用於室內陳設供奉或玩賞性的工藝品雕塑,作為民間傳統手工藝品在中國民間歷久彌新。它們之間無論創作方式、技藝手法以及形象思維、審美追求都大不相同。


澳門導報

▲盛唐•莫高窟45窟 天王 菩薩 阿難 佛


關於傳統雕塑,我們習慣分為“陵墓雕塑”“石窟雕塑”“寺觀雕塑”和“民俗雕塑[1]”幾大類。在我國美術界的語境中,很多人又習慣把上述幾類雕塑籠統地歸類於“民間藝術”,如“民間彩塑”“民間雕刻”的說法。所謂民間,是指民眾方面或人民中間,其與官方是相對的概念。然而從古代雕塑藝術創作上看,陵墓、石窟、寺觀雕塑多是由皇室、官府、門閥士族、宗教組織主導的藝術創作活動,而“民俗雕塑”多是以普通老百姓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的個體的創作行為;從功能上看,“民俗雕塑”多是側重于居家的供奉、擺設或實用裝飾性、玩賞性和精神愉悅的美術作品,它是由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創造的文化藝術,它立足於民眾生產、生活以及生存的具體背景,是平民自發的以滿足民眾自我的文化形態。而陵墓、石窟、寺觀雕塑則多是以表現帝王權貴的皇權威儀、文功武治和國家宣導的宗教信仰的宏大內容,可以說這一類雕塑,無不與統治階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澳門導報

▲北魏•雲岡石窟第20窟大佛


特別是代表中國傳統雕塑主流的幾大石窟,大都是有組織的國家與地方權貴官僚主持開鑿的藝術行為。例如敦煌莫高窟鑿建延續一千多年,大部分石窟由歷代王家貴族、地方官府和世族門閥主導修建;雲岡石窟更是由皇室顯貴主持開鑿的大型國家級石窟;而龍門石窟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以皇室開鑿為主的石窟。這些有組織有計劃的大量資金投入、大批匠師團隊參與的大規模藝術創作,則完全不同于老百姓自發的以個體創作為特點的“民間藝術”。(這裡的“民間藝術”指的是民間三維造型藝術,包括民間泥塑、雕刻以及工藝美術各種表現形式。)


澳門導報

▲唐•莫高窟130窟彌勒佛


未完待續。歡迎繼續瀏覽下一個章節:“傳統雕塑”不等於“ 民間藝術 ”(2) 及“學院派”與傳統藝術的“學徒制”孰高孰低?(1)


掃描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 / 作者簡歷 / 参考文献


[1]:“民俗雕塑”是指民间流行的雕塑形式。与今天的城市街道陈列的反映民俗文化的所谓“民俗雕塑”是两个概念.

[2]:拉尔夫•迈耶(Ralph Mayer) .最新英汉美术名词与技法辞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作 者 簡 曆

杜永衛:非遺敦煌彩塑技藝傳承人、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隴原工匠、高級環藝設計師,教授。歷任敦煌研究院美術所副所長、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東京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東京藝大客員研究員、中央美院雕塑系傳統課特聘兼職導師;現任敦煌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敦煌市莫高書院院長、蘭州交大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北師大敦煌學院特聘教授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客座教授、酒泉職業學院特聘教授、蘭化職業學院名譽教授、蘭州資環學院特聘藝術大師、杭州佛學院飛來峰藝術研究所顧問、江南石窟藝術指導專家、敦煌中國畫研究院學術院長、《當代敦煌微刊》主編、酒泉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展覽,並赴法國、德國、美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以及港臺地區展出。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國駐澳大使館、埃及開羅市等收藏陳列。代表作為臺灣慈濟靜思堂362身世界飛天雕塑。敦煌菩薩銀幣設計獲美國世界硬幣大獎賽最佳獎;龍門石窟盧舍那銀幣浮雕獲新加坡國際錢幣博覽會金獎。《水月觀音》雕塑獲雲岡國際佛教雕塑藝術大展學術成就獎。其它美術作品屢獲國際、國家和省級各種獎項。上百件古代彩塑複仿製品被敦煌研究院、中國絲綢博物館、敦煌博物館、張掖大佛寺博物館以及美術院校等收藏陳列。敦煌莫高裡工匠村非遺文化傳承保護基地創辦人。


返回连载一 作者簡歷 / 參考文獻 

上一期连载一

下一期连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