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先輩】丈夫許國 不必相送(五)

发布时间:2019/06/16 点击数:

 05

1938年12月,長沙遭遇了史上的劫難 ---“文夕大火”,這場大火不但燒毀了“念廬”,同時也燒毀了母親對兒子唯一的念想。 嘉應只活了21年,甚至沒有來得及感受這個世間更多的美好,沒有嘗到愛情的甜蜜更沒有機會儀享天倫,就為國捐軀了。由於杭州筧橋航空烈士公墓在當地的建設改造中被夷為平地,公墓的消失,令嘉應烈士殉國後屍骨無存,連英名都再已無從查找。於是,當年那位英姿勃勃意氣風發的年青人,那位懷著報國夢想而為過捐軀的年青人,無論是精神還是肉體,一切都煙消雲散,消失得無影無蹤。

嘉應出自湘湖陳氏家族,傳承著家族報國使命而英勇捐軀,後人需要觸摸他的過往,他的精神需要追憶,他的壯烈需要銘記。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浩瀚如煙的過往中,尋找到嘉應曾經來過的痕跡,以告先烈之英靈。

嘉應沒有後人。於是,當年代表慈母前往杭州筧橋航空烈士公墓為胞弟料理後事的哥哥陳嘉俊的後人,遵循祖母和父親的遺願,踏上了漫漫尋之路。這一段路一走,就是十多年。

隨後,在無數次的查詢中,後人多次往返杭州、南京等地尋訪嘉應安葬的下落,但都失望而歸。直到前兩年,經過後人的不懈努力,終於通過浙江檔案館、浙江圖書館、臺灣軍事檔案館等方面找到當年嘉應烈士在筧橋航校的名冊、遺照,以及當年演習的史料、撫恤資料等等

手握史料,看著嘉應曾經英姿勃發的照片。淚眼婆娑。

2015年清明。小雨紛紛。

嘉應母親的墓前,來了一撥人祭拜的人。這是嘉俊的後人。他們給祖母帶來了叔父嘉應的消息。

 後人將嘉應當年的英武照片和部分史料,卷成小卷裝入膠袋,小心翼翼的塞入祖母墓碑的縫隙中。

        嘉應殉國80年後,終於與母親團聚了。80多年前的那一個回眸,讓這份母子之情終於跨越了歲月的千山萬水,80年後回到了原點。

      永遠21歲的嘉應用這樣的方式回歸了。他的英魂、他的英靈,漂泊了80年之後,終有安處。想來應可含笑九泉了。

【完】

丈夫许国 不必相送(一)

丈夫许国 不必相送(二)

丈夫许国 不必相送(三)

丈夫许国 不必相送(四)

丈夫许国 不必相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