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取魚窩(一)
(一)
編者按:
四川大涼山是一個美麗的地方。生活在高寒山區的彝族人民有著獨特的生活習俗和生活方式。本報自本期開始連載楊豐明先生的作品《取魚窩》,主要介紹涼山彝區一種古老的捕魚方式。作者生動的描述把讀者帶入了一個新奇有趣的世界。
文/楊豐明
去年回故鄉雷波過彝族年,遇到小時在馬頸子一起長大的一個老朋友,閒聊中我們談到在西蘇角河邊一塊玩耍、游泳、釣魚的一些往事,其中談到西蘇角河邊的彝族漁民取魚窩徒手捉魚的話題,話匣子打開就滔滔不絕地說個沒完。他從小就在西蘇角河邊長大,在我們同齡人中是一等一的釣魚高手,他也學過取魚窩,自己就會獨立操作。回想起這種古老捕魚作業時的場景,自然而然勾起了我對馬頸子那段生活的回憶,像放電影一樣一幕一幕地浮現在眼前。
故鄉雷波境內有三條河,分別是溜筒河、西寧河、西蘇角河,其中位於雷波縣城西南方向四十多公里開外的西蘇角河是我魂牽夢繞的一條河,我孩提時代的大部分美好時光都在河邊度過。
上世紀六十年代,母親在西蘇角河畔的馬頸子區工作,每到寒暑假我們幾兄弟都要從縣城到母親身邊度過整個假期。馬頸子區公所地處西蘇角河左岸,垂直高差在一千二百米左右的兩座大山把流域最大的一塊狹長平壩夾在中間,說馬頸子是個夾皮溝一點不過分。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冬天很少下雪,記憶中只有一九七四年雷波大地震那年下過一場大雪,雪厚十公分左右,人們居然還壘起了雪娃娃。
區公所所在地是一個不到三百人的小場鎮,由於當地文體設施條件差,區上的業餘文體活動場所就只有靠河邊那個籃球場,小孩們活動的最佳去處就是西蘇角河邊。枯水季節,小夥伴們不是在河灘上捉迷藏、“打仗”、拾水柴,就是在曾被淹沒的河灘地裡刨紅薯,用拾來的水柴在河邊亂石灘中燒一籠火,邊烤火邊烤紅苕。
炎熱的夏天,我們幾乎整天待在河邊,赤條條地一會兒跳入河中游泳,一會兒感覺冷了又上岸四仰八叉地躺在曬熱了的大石板上曬太陽。上面太陽烤,下面石板燙,近似於烤兩面黃豆腐,熱得受不了又跳到冷水裡泡泡,這樣周而復始,一直要玩到大人下班才拖著饑餓疲憊的身子回家。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