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歷史】徐霞客在鳳慶的歷史脈絡(九)

发布时间:2022/12/22 点击数:

(九)

文 / 文 舟


(續上期)
徐霞客由峰北順着延伸的山脊下墜一里多,見到延伸的山脊向東突。此山從北面的老君山往南,山脊經萬松嶺、天井鋪延伸而來,它東面的橫嶺,西面博南山的兩條山脊,都在環繞中途斷了,唯有此條山脈延伸過此地後继续往南。

徐霞客從它的北面下方臨西邊的壑穀前行,期間兩次下走又兩度上登三里多,发现有哨房位於路旁,但空無人住。往東北隨嶺脊下走六里并沿著東塢繞過西嶺,下行二里向北越過峽中的小石橋。只见橋下的水從西面峽中流出,而後在南面峽中合流,向北從阿祿司東面流到新牛街,流入漾濞江。

徐霞客過橋後,沿北坡下方臨南邊的壑谷向東北上走三里,登上岡頭,此處有百來戶人家緊靠山岡居住,這便是阿祿司。

阿祿司盤踞在山岡突起之處。它的西面遠山高高排列,自北往南纖曲,是萬松嶺、天井鋪往南下延的山脊,傍著瀾滄江往南延;它北面亂山雜遝,其中有一峰特別突出,徐霞客向當地人打聽得知,那是猛補者的後山,山側有寺院,而大路從那裡經過。

徐霞客于是在此燒湯吃飯,以等待馬幫。馬幫要下午才到,因為前方無水草,便要停下住宿。

這天,是中秋節,徐霞客事先從順寧府買了一個燒餅,把它揣在懷中作為賞月的食品。夜晚 ,月亮被烏雲遮住,無法賞月,徐霞客便睡下了。

十六日的黎明,徐霞客起身,用早餐。飯後便独自往北行。他順山坡平緩下走十里後,下方開始陡峻。

到達坡底後,見到東西兩面山塢的水流來合流後向北流去,徐霞客走過東面山塢的小橋,沿東麓往北行走在塢中。不久便前行至猛家橋。

猛家橋系明天知府曹巽之建。康熙六十年(1721)知府越承燾,題名為永善橋(原系木橋,年久朽壞,民國元年重修)。知府張漢皋題聯雲:“萬疊雲山孤客倦,三灣流水小橋橫。”民國二十四年,區長計振剛監修,改為石橋。也有傳言此橋為前土司猛氏所建,故名。

(未完待續。掃描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

編  輯  |李沁
新媒體  |李偉強
審  校  |東方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