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文明與人類未來》- 专家如是说
科學和文明如何相互影響?科學如何迎來“突破期”?當下推動中國科學發展最關鍵的環節在哪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學史系創系主任韓啟德院士曾經在北京大學推出的“科學·文明”系列學術講座的開篇之講中,提出“科學與文明之问”,直面若干關鍵問題。他提出“科技就像一輛車,人文是它的刹車和方向盤”意在文明視域中認識科學的意義。
韓啟德在《科學、文明與人類未來》的演講中指出,科學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革命力量,也是未來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和原動力。
韓啟德指出,在現代科學剛剛產生時,培根就講過:“科學真正合法的目的,是把新的發現和新的力量惠贈給人類生活”。隨著科學外生動力的強大,科學中性的特性日漸式微,“知識就是力量”,“科學要為人類造福”成為引領科學發展的新號角。一些負面效應如生態危機、倫理危機、價值危機接踵而至。比如:科技創新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但也引發了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當前互聯網、大資料不僅帶來了便捷,還帶來各種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的難題;基因編輯等生命科學的新進展,使傳統意義上的生命與家庭倫理受到挑戰;人工智能一旦失去控制或被不正當利用,就有可能對人類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此外,世界各國各地區科技發展不均衡也容易帶來國際衝突。掌握先進科技的國家和地區,往往具有發展的主動權和先決權,而科技受制於人的國家和地區,自身發展就比較被動。科技水準的懸殊,導致全球競爭中利益和發展的失衡,加大貧富差距,擴大在全球化進程中的不平等,加劇全球矛盾,也為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勢力的滋長提供了土壤。可以說,科學的進步與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着複雜的促進與制衡關係。科技發展到今日,已經成為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一把雙刃劍。
既然科學存在方向和價值問題,韓啟德認為那就要提醒人們重視人文的作用,因為人文是科學發展的方向盤和刹車器。在發展科學技術的同時,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文化。
韓啟德在演講中從歷史發展的角度闡述了傳統文化與科學技術在發展過程中的相互關係。他認為,中國具有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在傳統文化影響下形成的不同於科學的知識系統,造就了歷史上中國文明的輝煌。但與此同時,也影響了科學在中國的形成、發展和普及。在十九世紀中的“洋務運動”和上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推動下,科學被引進中國。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社會,科學發展嚴重受限。新中國建立後,“向科學進軍”始終是發展的主題,尤其在改革開放後,中國人的思想得到真正的解放,科學技術發展一日千里,開始由跟跑到並跑。中國知識份子歷來具有家國情懷,在近代以來內憂外患的重壓和現代科學的推動下,這一傳統又被中國科學家賦予了更加多樣的形式和更加豐富的內容。一代又一代中國科學家傳承不息、奮鬥不止,堅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將現代科學技術與洗刷民族屈辱、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目標緊緊連在一起。今天,更多的科學技術專家把自己的人生構建於時代大背景下,着力攻克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前沿難題和核心關鍵技術,使中國科技終於進入國際舞臺,在世界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韓啟德表示,當今中國,科技創新已成為支撐國家發展的關鍵力量,扮演着現代化建設征程中發動機的角色。他指出,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中國道路,向世界展現了另一種科學技術和社會文化的發展經驗,那就是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的成功,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成功經驗,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四十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了未來中國引領世界科技潮流是有可能的,也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