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首發】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構建生鮮食品供應鏈體(四)

澳門導報官網澳门导报 发布时间:2019/11/14 点击数:

編者按:  

上期(01903期)由中物策(北京)工程技術研究院李芏巍、廣州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楊倩兩位專家就生鮮食品供應鏈體系建設的重大機遇進行了闡述,歡迎大家繼續閱讀本期內容。(流覽往期內容請參閱本報網站:www.am-zm.com)

 

(續上期)

四)跨境電商領跑全國,增強了國際生鮮食品供應集散力度

大灣區國際貿易,跨境電商領跑全國,二零一八年僅廣州為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超過二百五十億元,繼續穩居全國前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灣區將大大促進國際海產品、農產品、食品、果蔬的集聚和分散。飲食文化上粵菜體系逐漸完善譽滿全球,經過長期的發展,山珍海味、生猛海鮮,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大灣區飲食文化,“食在粵港澳”特色於世,而今飲食的改革與創新離不開跨境電商和生鮮食品供應的範疇。

 借助現代的商品交易和流通管道體系,進行轉口和集散。實現了“國外選貨-航空運輸-機場服務-園區養殖—派送全國”的一條龍模式,比如挪威三文魚、美國象拔蚌、阿拉斯加帝王蟹、波士頓龍蝦、珍寶蟹,澳大利亞黃龍蝦、南美白青蝦、阿根廷紅蝦、厄瓜多爾對蝦、南非孔雀鮑、法國生蠔,新西蘭牛肉、美國牛油果、東南亞的水果等,這些生鮮產品的進出口量,每年正以三成的速度增長,為大灣區跨境電商和生鮮食品供應鏈的張力帶來了強勁力源。


(五)生鮮食品供應鏈全管道體系完善,食品供應鏈引領全國。

我國食品安全環境整治,被稱作“史上最嚴”的新食品安全法,就體現出依法整治食品安全的決心。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及新零售的變革,生鮮食品供應的重心正從上游供應商向下游消費者延伸,大灣區生鮮食品供應鏈全管道體系越來越成熟完善。生鮮食品供應鏈全管道體系智慧工程就是運用現代通信技術、電腦網路技術、食品安全管理技術、生鮮食品技術把生產基地的生鮮食品及食材,用全程冷鏈一站式配送方式送到城市社區終端自提冷櫃裡,社區市民根據自己時間安排,自由提取食品的服務方式。


這項創新型技術的開發和運用,徹底解決我國生鮮冷鏈食品最後一百米的流通瓶頸,創新型技術的核心價值:一是提升了現代化城市品質生活的服務動能;二是為城市居民提供了可靠的食品安全保障;三是有利於城市污染、擁堵的綜合治理;四是打通了生鮮食品供應與城市居民零距離的直銷管道;五是為打造生鮮食品供應鏈智慧社區創造了必要條件。


隨著拓展佈局範圍從更大的區域進行了冷鏈物流要素資源的整合,這也為規模化和現代化深化生鮮食品供應鏈體系提供了新機遇。在生鮮食品互聯網服務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發展為大灣區具有現代服務特徵的新興服務產業將會成為企業發展助力,生鮮食品是為百姓生活謀福的基礎工程的必要條件之一。


五、構建生鮮食品供應鏈體系的發展思路

大灣區生鮮食品供應鏈體系構建有必要基於新的發展現狀、發展階段、發展趨勢,對發展戰略進行適當調整,形成新的發展思路。總體而言,大灣區構建生鮮食品供應鏈體系的發展思路可以確定為:充分利用大灣區區位優勢,充分利用大灣區建設、深化體制改革以及跨境電商示範市設立等優勢與機遇,以樞紐型、國際化、集群化為特點,以優化冷鏈物流佈局和城市配送體系為主線,以國際生鮮食品為主要對象,以打造國際生鮮食品供應鏈為核心,逐步建成現代化的新型生鮮食品供應鏈體系。這一發展思路可以從以下十個方面著手:


(一)結合大灣區定位,打造國際新型生鮮食品供應鏈樞紐 

結合大灣區自身作為供應鏈樞紐城市的定位,打造面向全球、輻射東南亞、服務全國的國際新型生鮮食品供應鏈樞紐,不斷提升生鮮食品供應鏈發展水準,不斷增強服務國家與“一帶一路”發展的戰略功能。將生鮮食品供應鏈樞紐項目作為惠及廣大市民的創新型智慧民生工程來建設,爭取政府政策支持並列入優先發展的項目。

 

(未完續待 請關注下一期)


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 (一)

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 (二)

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 (三)

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 (四)

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 (五)

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