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是促進全球合作和共同發展的中國方案(57)
連載 (二十九)
中國經濟外交新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
經濟外交新戰略。面對目前的挑戰,中國經濟外交需要積極應對,其工作重點在於:建立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避免大國對抗;積極參與國際經濟體系治理與改革;通過 “一帶一路”倡議加強地區經濟合作。
一、建立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避免大國對抗
中國對外貿易與投資無法單純依靠發達國家市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產品主要銷售市場是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然而,在當今世界經濟形勢下,中國需要在中東、中東歐、非洲以及周邊國家開拓新的國際市場。儘管有些地區經濟發展水準相對落後,購買力較弱,銷售額相對較小,但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其市場可能成為未來的新興市場。“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國家絕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中國可以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合作進一步發掘其巨大的市場潛力。
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體系治理與改革
“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合作交流,以經促政,對於打破發達國家貿易壁壘,減少歐美經濟新規則對於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具有重大價值。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體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深,通過經貿、貿易以及投資等手段,能夠形成“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團結一心的局面,在與發達國家博弈中形成集團優勢,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參與制定世界貿易與經濟新規則。
三、構成中華文明區的重要區別
中國的超大規模性的理解,是理解中國問題的一個根本前提。它首先體現在中國人口的超大規模上,構成中華文明區與其他文明區的重要區別。這種超大規模,中國較早地建立了大一統,大一統的政治,又可以通過中國的傳統文化獲得有力的論證,文化與政治互相促進,於是中國成為唯一未中斷、持續發展至今的古文明。中國歷史,就是這個共生體系的演化史。在古代最終落實為一個整合了漢滿蒙回藏各民族要素的多元國家,中國“多元一體”的結構,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被鍛造出來的。
四、開放的世界經濟體系成為中國的競爭優勢
中國的技術和經濟過去在一個低水平均衡上,難以突破。中國有了從外部吸收新技術、新經濟資源的需求,以便幫助自己突破低水平均衡的陷阱,這就是中國要加入世界秩序的內部動因;它與外部動因,即西方的侵略,結合在一起,推動著中國開始了現代轉型。在中國的現代轉型當中再次成為一個關鍵變數。在中國作為封閉經濟體的情況下,會跌入低水平均衡的陷阱;一旦中國加入一個開放的世界經濟體系,則會一變成為中國的競爭優勢。
五、競爭優勢要真正釋放出來
中國先要完成政治整合,而不能簡單地貿然加入世界經濟體系。因為中國的規模太大,無法像中小規模國家那樣,靠外部世界的經濟拉動,把中國整體性地拉入現代化;中國只能是沿海部分地區被局部性地拉動起來,進而會導致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之間發生嚴重的經濟撕裂和社會撕裂,這樣一種撕裂狀況是不可持續的,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把所有的發展成果也都消耗掉。中國只有完成政治整合,有能力作為一個整體加入世界經濟體系,超大規模的優勢才真地能夠釋放出來。
(未完待續)
李芏巍,中國物流策劃研究院與中物策(北京)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物流與供應鏈智庫核心專家。
編 輯 |東方曉雲
新媒體 |爾雨林
審 校 |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