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論壇】精神和心理疾病的權威診斷一定可靠嗎?(一)

发布时间:2022/10/11 点击数:

(一)


導語:

精神/心理健康知識已經廣泛傳播,越來越多的人也主動走進精神科、諮詢室尋求幫助。然而,精神/心理疾病的診斷,目前是以症狀表像作為依據,無法做到以病因、病理來命名和判別疾病。在這種情況下,診斷結果真的“準確”嗎?根據診斷結果所做的心理治療,到底有多高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呢?


來源 | 《返樸》(微信ID:fanpu2019)

撰文 | 若寒(德國慕尼克大學臨床心理學及認知神經科學碩士、臨床心理學博士生)


今天,人們對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有了越來越多認識,但社會中仍存在著諸多誤解和不解,以及由此而來的各種隱晦偏見、回避甚至歧視。事實上,現代社會生活的快節奏、強競爭會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以及在社會變革背景下,實現自我存在價值的個人願望與家庭人際環境限制之間的各種矛盾衝突,也帶來許多心理負重與傷害,這些都使現代人的精神/心理問題越來越凸顯。那些懷帶著種種隱秘卻異常沉重的內心苦痛的人們,一方面,他們不得不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另一方面,外界的不解和偏見將再度加深他們所要承受的痛苦。


其實,精神/心理疾病與身體疾病一樣“正常”,它們並非憑空虛妄而來,而是有著深刻的生理基礎、生活經歷基礎和現實誘因。探索和理解精神/心理疾病背後的真相,並“對症下‘藥’”,最大限度地幫助患者,是研究者和醫者的責任和使命。雖然到目前為止,受限於客觀研究方法和人類知識發展水準,我們對病理機制的理解其實還相當有限——在對大腦的運作、對人作為有機整體的身心 (生理-心理) 互作、對人與社會人際環境的互作等所有這些機制的研究中,仍有大量空白地帶等待我們深入探索,這也正是相關學科的研究者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診斷,重要但“主觀”

與我們平日為身體看病的過程類似,臨床上在為患者/來訪者提供幫助時,醫患雙方所面對的第一步都是要知道發生了什麼,並做出診斷。


我們常常可見來訪者急切地想要知道在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叫做什麼,或者他們已經在網上針對自己的症狀搜尋過,他們需要聽到一個疾病的名字,這個名字帶來的確定感能夠讓他們稍感安心,因為這也意味著找到了應對困境的可能方向。對醫者來說,同樣如此,職業要求和心理需求驅使著他們做出一個“確診”。


而從客觀來看,診斷是對症治療的基礎,其核心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與單純的身體疾病不一樣,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的診斷標準與診斷過程相對主觀得多。無論是國內多見的問卷打分、簡單的門診問答,還是原則上更為嚴謹的、經過標準化的詳細訪談後再量化編碼打分,都是以主觀的報告為主要診斷依據——當然這也是由精神/心理類疾病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來訪者對自己主觀體驗的表達非常重要。而這些主觀體驗通常又是非常個體化的,表現出的症狀因人而異、紛繁複雜,醫者需要在種種表像之中抽絲剝繭,做出識別與判斷,所以醫者本人對精神/心理疾病的理解方式與理解程度,對於疾病的定性定量判斷,對於後續治療方式的選擇,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那麼,作為所謂的“專業人士”或代表“權威”的這一方,我們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給患者/來訪者一個“準確”的答案,並據此提供“準確”的説明和服務呢?醫者所使用的疾病分類診斷標準,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準確”反映出疾病的真相呢?


(未完待續)


澳門導報

《返朴》:科学家领航的好科普


新媒體編輯:爾雨林

審核校對: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