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專題】與釋智明師父切磋中國傳統哲學精神(連載八)

发布时间:2021/07/01 点击数:

唐鹹正


編者按:

     本報自019061期开始,一連三期刊載了釋智明師父的《探析中國哲學精神》一文(掃描下方二維碼可進入官網閱讀),文章引起學界關注及相關回應。本報自019070期開始連載由我國資源經濟學家及長期從事哲學研習學者唐咸正先生撰寫的《與釋智明師父切磋中國傳統哲學精神》一文,旨在建立一個對話、探討之平臺,令更多的學術觀點和學術精神在這裡碰撞出新的火花。此亦為《澳門導報》辦報之宗旨與初衷。掃描文章下方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文章完整內容。


(續上期。上一期就二.解題方法論淺議之(一)解題思路進行了闡述,請繼續關注本期內容(二)解題原理及方式、方法)


(二)解題原理及方式、方法


所謂解題原理,是指在解答本論題中具有普遍性意義的道理。我在與釋師父切磋本論題的解答中,體驗出如下幾個原理及相應的方式、方法:


1.弄清中國傳統哲學精神的本質和來龍去脈,為探尋它指明方向和路徑。首先,根據科學抽象四級論(見前),中國傳統哲學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再經過兩級抽象(即具體哲學抽象和形上哲學抽象)的產物——中國傳統具體哲學精神和中國傳統形上哲學精神。它們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精髓。這裡的 “文化”是指狹義的文化(詳見前),並以物化的知識文本形態存在、交流和傳承。而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又是古代(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的時代)中華民族精神的反映。正如“一般精神” 是事物表現出來的生命活力一樣,古代中華民族精神則是古代中華民族表現出來的生命活力。從而,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是古代中華民族表現出來的生命活力的反映;中國傳統哲學是生命的學問,中國傳統哲學精神是古代中華民族表現出來的生命活力的集中體現。如《老子》中的“善上若水”精神,《易經》中的 “生生不息”精神等等,都是古代中華民族表現出來的生命活力的集中體現。因此,將這種中國傳統哲學精神探尋出來並加以發揚光大是很有意義的。


2.區分兩類或兩種抽象級別的傳統哲學(即傳統具體哲學和傳統形上哲學),分別到它們中去探尋兩類傳統哲學精神。中國傳統哲學,無論是形上哲學還是具體哲學,都內含于和分散於諸子百家的經典文本中,其中顯學大家(如孔孟儒家、老莊道家、佛家、易學家和宋明理學家等)的經典文本中,都既內含有形上哲學,又內含有具體哲學,而且,還都有明顯的差別。這條原理不僅為探尋者指明到哪裡去探尋的大方向,還指明了一個具體的解題方法:通過進行第三級別的抽象概括,就可以將傳統文化及其精神上升為具體哲學及其精神,再通過第四級別的抽象概括,則可以將具體哲學及其精神上升到形上哲學及其精神。


3.到中國諸子經典的詮釋中探尋中國傳統哲學精神。這是因為詮釋(包括解釋、注腳、注疏等)本就是中國的經、子之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中國的經典詮釋還有自己的特點:(1)開放性,即它不僅在於不斷地容許新的經典出現,而且在於不斷容許不同的解釋並存。它還給詮釋者提供了改變精神理路、發揮微言大義的場域。從而,在薪火相傳中,使中國經典不斷地寓含、加入詮釋者的創見;(2)對話性,即它宣導詮釋者與聖賢平等對話,並從中去感受、領悟經典,創造新的經典或新的理路;(3)以人為本,以道德為中心。總之,中國的經典詮釋是中國傳統哲學精神挖之不盡的寶庫。


4.在比較中突顯中國傳統哲學精神及其主要派別精神的差別。比較思維方法是確定研究對象之間共同點和不同點的一種邏輯方法。我將把這種方法著重應用于中國傳統哲學精神與西方傳統哲學精神的比較,儒家哲學精神與道家哲學精神的比較,以圖將這兩兩之間各自的精神特質突顯出來。這項工作安排在下一大節:“我對中國傳統哲學精神的淺見”中完成。


(未完待續。總結:前面幾期作者已經完整闡述了[一.對文章的幾點切磋意見]章節,包括(一)題目與內容不完全相符合1.對中國傳統哲學形成時期的觀念模糊。2.對中國傳統哲學的特點欠缺深入瞭解。3.對東方傳統哲學具有統一整體性和動態性特點及其意義欠缺深刻理解。4.對古今中外哲學共同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特點欠缺深入認識。 (二)文章對整個哲學尤其是中國傳統哲學欠缺系統深入的探研1.沒有形成正確的解題方法論。2.沒有將中國傳統哲學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區分開來。3.對自己列舉的中國傳統哲學精神的解釋不準確4.缺乏大局觀,導致撿小丟大的缺點明顯。 (三)文章對中國傳統哲學精神認識模糊;以及二.解題方法論淺議之   (一)解題思路  (二)解題原理及方式、方法。請繼續關注下期 三、我對中國傳統哲學精神的淺見)


歡迎瀏覽釋智明師父的連載文章

《探析中國哲學精神》

澳門導報

歡迎瀏覽上一期(連載七)

歡迎關注下一期(連載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