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專題】與釋智明師父切磋中國傳統哲學精神(連載二)

发布时间:2021/04/01 点击数:

編者按:

本報自019061期开始,一連三期刊載了釋智明師父的《探析中國哲學精神》一文(掃描下方二維碼可進入官網閱讀),文章引起學界關注及相關回應。本報自019070期開始連載由我國資源經濟學家及長期從事哲學研習學者唐咸正先生撰寫的《與釋智明師父切磋中國傳統哲學精神》一文,旨在建立一個對話、探討之平臺,令更多的學術觀點和學術精神在這裡碰撞出新的火花。此亦為《澳門導報》辦報之宗旨與初衷。


唐咸正


續上期:作者在上一期“一.對釋師父文章的幾點切磋意見 ”中,針對[二]文章對整個哲學尤其是中國傳統哲學欠缺系統深入的探研”章節,闡述了1、2(二個方面)的問題,請讀者繼續關注本期之“3.文章對東方傳統哲學具有統一整體性和動態性特點及其意義欠缺深刻理解”


3.文章對東方傳統哲學具有統一整體性和動態性特點及其意義欠缺深刻理解。


相對于西方傳統哲學推崇分解性和機械運動性特點 { 其中的分解包括分離(主客分離、身心分離等)、分析(形成概念的理性分析等)、分治(孤立、片面的治病、理政等)等 },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東方傳統哲學,具有統一整體性和動態性特點。統一整體性是指世間的所有事物和事件都被看成是宇宙整體中相互依賴、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同一終極實在的不同表現。中國哲學稱它為“道”,印度教稱它為“梵”,佛教稱它為“法身”或“真如”。它是最終的、不可分割的實在,是宇宙的本體、本源、本質。它表現在所有的事物之中,所有事物又都是它的部分。


動態性是指東方哲學認為宇宙在本質上是動態性的,即變化發展的。如:大乘教華嚴宗的核心思想是要動態地把握宇宙,認為宇宙的特點是在向前運動,永遠處於運動的狀態,這就是生命;《奧義書》把梵說成是 “無形、永恆的運動。” 在印度教裡呈現的一般圖像是一個有機的、正在生成的、有節奏運動的宇宙。宇宙中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活動的、永遠變化的,所有靜止的形式都是諂,它只存在於想像的概念之中;《老子》的反面論也充分體現了宇宙的動態性。它的宇宙周而復始生命觀,就視生命為一種不斷的變遷,交互興盛和衰敗的現象,猶如潮水的漲潮和落潮的迴圈交替一樣;將統一整體性和動態性淋漓盡至地表現出來的是《易經》的六十四卦體系和易理。其六十四卦體系是古今中外最古老且龐大複雜的形式符號系統。這個符號系統與其賦義或喻(寓)意構成的體系,同樣是古今中外最古老且龐大複雜的意象體系。這個形式符號系統和意象體系是根據《易經》的宇宙生成和發展公式:無極生太極(即是易,即是有,即是氣,即是客觀存在),太極生兩儀(即陰⚋,陽⚊),兩儀生四象(即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四象生八卦(即乾☰,巽☴,離☲,艮☶,坤☷,震☳,坎☵,兌☱),八卦重而生六十四卦。這是一個抽象的具有五個層級符號或意象的倒金字塔結構形態的形式符系統或意象體系。遍察《易經》全文,就會發現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無非是對發生於具有統一整體性的自然和社會中的六十四種不同的事物或現象、三百八十六種不同的情形所進行的記錄、整理和組合,並用陰陽相對同一這個宇宙法則統攝貫通起來的,從而,使自已具有鮮明的統一整體性;《易經》的易理,就是天道、地道、人道、事道生生不息變動之理。其中的變易之理,即宇宙生生不息之理:宇宙萬物在動,動則變,變則通。大至宇宙、自然、社會,小至事物和人生,無不沿著“生生”軌道在變。變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特性。


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於愛因斯坦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問世,宇宙的基本統一性才首先為西方物理學家所發現,進而成為現代物理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量子力學就認識到宇宙並不是物體的集合,而是統一體中各個部分相互關係的複雜網絡。它還認識到,在原子物理學中,科學家不僅無法扮演獨立、客觀的觀察者角色,而且還捲入到他所觀察的世界中去,從而要影響被觀察物體的性質。因此,有物理學家主張用“參與者”來代替“觀察者”。這種主張與東方傳統哲學踐行通過“心齋坐忘”(莊子)或“坐禪”(禪宗)等方式達到全身心地融入我們的宇宙,與宇宙互為“參與者”具有異曲同功之妙。量子物理學家的這個發現,不僅推翻了傳統物理學的“世界可以‘座落在外’的觀念”,即世界(客體)可以獨立於實驗觀察者(主體)之外的觀念,還對傳統哲學形上學的主、客體分離論,以及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認識論(即能動的反映論)的基礎: “承認不以人們的意識為轉移的外部客觀世界存在” 理論提出了嚴重的挑戰!因為,科學家要觀察電子的行為,他就必須要進入實驗室去安置他所選擇的測量裝置,還要決定究竟是測量電子的位置還是動量。而且,測量還會改變電子的狀態,而這個電子以至我們的宇宙還不會再次處於這個同樣的狀態!所以說,觀測是要影響被觀察物體的性質的,從而,我們所觀察到的電子性質和狀態並不是純粹的客觀實在。(據此,是不是可以得出朱清時和施一公兩位院士所持的“客觀世界可能根本不存在”的論斷?因不屬於本文的切磋範圍,僅提出來供讀者朋友們思考。)


(未完待續。歡迎關注下一期內容:“4.對古今中外哲學共同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特點欠缺深入認識”及“ [三]文章對中國傳統哲學精神認識模糊”之1、2(1)二个方面的问题。


歡迎瀏覽釋智明師父的連載文章

《探析中國哲學精神》

澳門導報


歡迎瀏覽上一期(連載一)

歡迎關注下一期(連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