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世界 – 科普論壇】打贏抗洪戰爭,究竟有多難?(四)
編者按:
2020年入汛以來,大氣環游異常,長江流域和黃河上游地區降水偏多,多省發生較大洪水,超過5400萬人次受災,一場人與水的戰爭正在進行。那麼,我們面對的究竟是怎樣一個“敵人”?從9月11日開始,本報連載由“科普中國”出品的相關文章。
(上一期文章就‘特種作戰:滲流的渾水(2)’進行了闡述,請繼續關注本期內容)
特種作戰:滲流的渾水(3)
儘管人們早就有了充足的機械設備參與抗洪搶險,但它們更多時候只能在特定場合下作為輔助。只有高度靈活的人,才能克服地形的障礙,採用靈活機動的運動戰,運用技術手段反制洪水的特種部隊。
更難的是,這種情況在未來數十年裡都不會有根本變化,除非研製出高度智能的機器人來取代人類士兵,才能完成各種需要現場應變的工作。
然而,守好抗洪的兩個戰場仍不能高枕無憂,因為與洪水的鬥爭並不僅僅發生在汛期。想要用最小的代價戰勝洪水,還要在平時下很多功夫。
平戰結合:人民的戰爭
古今中外,抗洪一直是一項需要密集人力資源的戰鬥。但科技的力量該如何體現呢?答案就蘊藏在平戰結合裡。
每年汛期之後都是河堤整修的高潮期,新的技術和理念會逐漸運用到這些年代久遠的河堤裡。加固護坡、加高堤身、增設排水結構、增加反濾結構等工程手段逐步用上,防洪能力就這樣逐年升級。而對於不利的堤身質量和地質條件,人們也學會修建很深的地下防滲牆,為滲流製造阻礙,顯著增大形成滲水洞和管湧所需的時間。
2014年起,湖北省啟動第三輪荊江大堤大規模整治工程,直到2019年才完工。其中,在監利市的一處江堤修築了85米深,相當於20層樓的超級防滲牆,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同類工程。
類似的大規模維護,每隔幾年都會進行一次,我們的大堤早已不像22年前那般脆弱。
也不要忘記各種大中小型水庫的作用。在生態環境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更多的水庫可以增加蓄洪空間,甚至將洪水轉變為用來發電和灌溉的水資源,使可能帶來災難的自然現象也能為人們帶來利好。
此外,得益於生態保護宣傳教育的持續,人們對於新型人水關係的接受度也變得更高。在鄉村,人們將更多的農田、水塘和圩垸還給江湖,償還過去填湖造田的歷史舊賬,給洪水更大的行洪空間。
還有默默提供科學、技術支撐的專業隊伍。很難想像,如果沒有眾多氣象、水利、土木、工程地質、電力等領域工作人員年復一年的默默付出,我們現在還能從容地應對每一場洪水。
抗洪,就是和平年代的人民戰爭。每一個抗洪勝利的背後,其實都是整個國家過去幾十年各種工作集合而成的綜合國力。
我們相信,只要在平時充分運用現代科技維護堤防、興修水利、改善人水關係,再加上人民子弟兵和幹部群眾在戰時表現出來的英勇無畏和頑強拼搏,還有各行各業普通人用70年建設起來的綜合國力進行保障,未來的抗洪鬥爭一定會比現在更容易取得勝利。
末了,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抗洪到底有多難?
它很難,非常難。它不僅是整日與泥漿為伴,與強大狡詐的敵人多線作戰,還要承受烈日和蚊蟲的考驗,更會透支人的體能和精力,有時還伴隨著流血犧牲。
但它一定會變得更加簡單,因為一線抗洪軍民們的背後,還站立著14億默默付出的中國人。(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