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世界 – 科普論壇】打贏抗洪戰爭,究竟有多難?(三)

发布时间:2020/10/24 点击数:

編者按:

2020年入汛以來,大氣環游異常,長江流域和黃河上游地區降水偏多,多省發生較大洪水,超過5400萬人次受災,一場人與水的戰爭正在進行。那麼,我們面對的究竟是怎樣一個“敵人”?從9月11日開始,本報連載由“科普中國”出品的相關文章。


(上一期文章就‘特種作戰:滲流的渾水(1)’進行了闡述,請繼續關注本期內容)


特種作戰:滲流的渾水(2)


1998年,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大小堤防發生較大險情1702處,其中有872處都是管湧,占總數51.2%;長江幹堤發生較大險情698次,其中管湧366次,占總數52.4%;在具有潰決風險的34處重大險情裡,有19處都是管湧或管湧群,占總數57.8%。


在那年的洪水中,失控的管湧也曾造成一些重大的決堤事件,如湖北咸寧市嘉魚縣簰(pái)洲灣的決堤由管湧群引起,高建成等19名解放軍官兵不幸犧牲。


九江決堤也由強烈管湧引起。由於人們排險失敗,管湧不斷掏空大堤的地基,疊加一些其他的品質缺陷,最終在發現管湧的40分鐘後,大堤開始塌陷變形,引起防洪牆決口,隨後便徹底潰堤。


更麻煩的是,管湧行蹤不定,出現位置受地下砂層的分佈規律控制,雖然常以堤腳50米以內的區域為主,但也可以出現在向外延伸數百米的位置。農田、溝渠、水塘、湖泊甚至建築地下室等環境,都可能產生管湧,沒有明確的規律。


於是,複雜地形下的人力巡視,成為了抗洪戰鬥中的關鍵環節。人們不僅要巡視堤身尋找滲水,還要在堤腳向外延伸幾百米的範圍裡尋找管湧,然後快速機動到險情位置加以處置。


一些物探設備也開始用於河堤探傷和日常檢查,幫助人們快速、準確地發現潛在侵蝕通道。


一旦發現漏水洞和管湧險情,處置它們是很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人們需要根據“排水保泥”的原則進行操作,快速搭建具有特定結構的反濾體,讓清水能夠正常流出,泥沙卻得到保留,從而維持河堤或地基的結構穩定。


而對於漏水洞,它的進水點位於迎水坡的堤身,比管湧更淺。如果條件合適,還可試著派潛水夫堵住漏洞,快速消除險情。但是,潛水夫有被漏水洞吸入的危險。


總之,抗洪軍民既要做到全天候不間斷巡視,又要做到在複雜地形下保持機動,及時進行技術排險。因此,即便到了2020年,抗洪仍然是一項高度依賴人力的困難工作,而且中外皆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