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好習慣讓孩子快樂
本文作者为國內資深教育專家、教育名師陳崇孝女士。陳崇孝女士曾任全國小學教育管理委員會會員、全國說課協會會員、全國實驗學校協會會員、湖南省電化教學研究會會員、湖南省教育心理學研究會會員。曾連續八屆擔任中、高級職稱評委會評委,多次擔任湖南省教育領域相關活動評委,並多年在教育領域的實驗科研課題中擔任實驗指導丶顧問工作。其所著相關教育論文、教育理論學及教改實踐論述、教育編著等逾百萬字。
何謂培養好習慣?孔子說:“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如果從孩子幼小的時侯起,就對他們的行為規範進行不斷地、反復地訓練,精心地培養,使之定型。當習慣成自然了,任何壞行為都難以影響和改變它。
有好習慣,就會有好素質,能讓人快樂,能給家庭帶來幸福;有好習慣就會贏得一生的財富,能讓人實現願望,獲取成功。
烏申斯基說:“如果良好的習慣是一種道德資本,那麼,在同樣的程度上壞習慣就是無法償還的債務了。”
現代心理學專家研究的實踐證明:3—12歲的幼兒期—童年期是習慣培養的最關鍵時期。有些孩子就是因為錯過了這個關鍵時期,造成了一些心理品質發展的缺失,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生活,以至於以後的工作,而成為終身的遺憾。由於兒童時期,身心發展未定型,可塑性強,是矯正壞習慣的最佳時期。所以,教育者應牢牢把握這個最佳時期,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儘量多地培養良好習慣,儘量減少不良習慣。
培養良好習慣,要從日常生活的細小處著眼,留心觀察,細心分析,耐心幫助。要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引導孩子在實踐中體驗,自我養成;家長與孩子建立平等的關係,家庭成員教育孩子要保持一致,營造一個和諧的教育環境;家長要與學校主動配合,形成合力;運用教育的輔助手段,實施必要的懲罰時,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天性;在提出行為規範時,不要過於嚴格,也不要太煩瑣,以免影響孩子的主動性和創造力的發展。
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可見,習慣的培養包括到方方面面。
網絡編輯:李偉強
審核校對: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