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公道民本:融通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的本體基礎(六)
作者: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文新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摘要】
天人合一觀是一種由內而外、從人到物的同心圓式整體觀,從邏輯上內蘊著公道民本的社會歷史整體觀,強調了“公”與“民”對於國家社會特別是文化發展的深層根基和價值依據。“公道民本”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一脈綿延,成為中華民族理想社會的靈魂而一以貫之,不僅在先秦到隋唐諸子百家中處處可見,更在宋代以降的中華氣學、理學、心學、實學等學派思潮中愈益凸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資源中,實踐第一、世界整體性、真理與價值相統一、人民創造歷史及人的自由發展等基本原理,都與中華文化的知行合一、天人合一、求真至善、民為邦本、人皆堯舜等基本精神相契相通。如此,“公道民本”作為一種凸顯人民性的社會歷史價值觀,構成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相遇、結合之後通過複雜的交會而實現融合、貫通及至新生的本體基礎,成為中華文明新形態和馬克思主義新形態的本體基礎。
(續上期)
二、公道民本的中華文化資源和理論表現
(一)中華氣學中的“公道民本”體現②
再如,王夫之,是一位具有集大成貢獻的氣學思想家,他基於“太虛一實、理依於氣”的本體論和知行相資以為用的認識論,提出“天理寓於人欲之中”的人性論和修養論,明確指出“天下之公欲即理也”的觀點,主張去私而盡公。“人人之獨得,即公也。道可本達,故無所不可達之於天下”(《張子正蒙注•中正篇》);“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天理之大同,無人欲之或異”(《讀四書大全說•裡仁篇》),強調天下萬民每個人欲望的平等性,因此主張“私欲淨盡,天理流行,則公矣”(《船山思問錄•內篇》),實現天下萬民每個人平等無偏的欲望,就是行大公之道。
與此相關的社會制度的建設,王夫之提出,“可以行之千年而不易,人也,即天也,天視自我民視者也”(《讀通鑒論•隋文帝》)。明代的羅欽順和王廷相的氣學理論也有幾乎相同的內容,比如王廷相認為“聖人之道為天下國家,故道德仁義、禮樂刑法並用,是以人道清平,宇宙奠安,通萬世而可行。”(《雅述》上篇)這些觀點都深蘊了“公道民本”的真切含義。
(二)中華理學的“公道民本”體現①
理學,無論其對先秦儒家經典做了怎樣的“誤讀”或“曲解”,作為宋元時期的儒學形態,基本上堅持了儒學的基本精神,其中包括“天人合一”及“公道民本”的思想。比如,周敦頤崇敬亞聖顏回,認為孔顏之樂的實質是“見其大而忘其小”“見其大則心泰,心泰則無不足,無不足則富貴貧賤處之一也,處之一則能化而齊”(《通書•顏子》),這裡的“大”是為“公”,“小”是為“私”,聖人的典型特徵是“一心為公”而“公者千古”,為世世代代後人所敬仰。因此,他主張學做聖人之“要”在“無欲”(《通書•聖學》),無欲,即無私欲、無貪欲,即公而無私之義。
王安石論義利明確指出“義利雲者,公與私之異也”(《二程粹言•論道篇》);論“仁義之道”,主張“是以學者之事必先為己,其為己有餘而天下之勢可以為人矣,則不可以不為人”(《楊墨》),即實現為己(修養成就自己)與為人(服務造福他人)的統一。並且,為己服從為人,私從屬於公。
(未完待續 歡迎關注下一期內容:二、公道民本的中華文化資源和理論表現(二)中華理學的“公道民本”體現② )
新媒體 |爾雨林
審 校 |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