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醫學 節氣養生】春雷化雨萬物新,驚蟄養生氣先行

发布时间:2024/03/08 点击数:

(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  成傑輝主任)


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惊蛰是农历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此时,天气渐暖,春雷声鸣,冬眠的蛰虫、蛰兽被惊醒。春耕始,万物长,一切生机勃勃。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发陈,顾名思义,即是蓄积力量,除旧迎新。春天万物始发,人体精气也顺应自然,开始疏发伸展。但经过冬藏后,人体的阳气如同早上初升的太阳,温煦而不热烈,未透达全身。故在惊蛰之时,养生的重点在于气机的调达、经络的舒展。


舒筋活络,调气活血

在经历较长时间的冬藏后,人体阳气在春日开端之时并未完全复苏,流布于全身的阳气较弱,此时并不适合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容易导致大量出汗,过量的汗出消耗太多的阳气以及能量,身体反而更加疲累、乏力。同时人体肌表防御功能还较弱,易受风寒侵袭,容易感冒、头痛。中医认为,春天为肝主之时,肝脏与经筋相对应,肝筋若得到伸展,可利于人体气机的运行。太极拳、散步、泡足是惊蛰较适合的养生项目。


饮食有节,慎酸忌冷

惊蛰阳气始动,全身的阳气尚不充沛,寒冷药食容易伤及人体阳气之本。春季食用冷饮、寒凉水果之后容易腹痛、腹泻。再则春季乍暖还寒,寒暖流交替频发,气温波动大,衣物添减频繁,稍不注意则易受凉感冒。初春之时本就阳气弱,加之寒凉药食,更易伤及脾肾阳气。阳气一受损,气机左右、上下运动的枢纽功能减弱,上下交通受阻,不利于气机畅达。故在惊蛰节气之时,饮食调理需注意忌冷、慎酸。


因地制宜,祛湿健脾

春季南方有种特殊的天气气象,俗称“回南天”。除了物品、食品容易受湿回潮,人体也容易被湿邪侵袭。对于天气导致的体内湿阻,最简便的办法就是食疗,除湿的药材常用的有茯苓薏米汤、淮山芡实汤等。(原文有删减)


編  輯 |李沁

新媒體 |司瑜

審   校 |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