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 趙太國:文化長征的詩意詮釋(四)
作者丨趙太國
來源丨昆侖策研究院(昆侖策網)
前言:
古之杞人常懷憂天之思,今之湘人多有驚人之舉。展開中國文化長征發起人和領軍人物羅範懿的長篇紀實長詩《文化長征》,一吟二讀三悟,我有一種被驚到、被震撼、被感動、被折服的強烈感覺。
開卷與掩卷之時,滿紙都是韶山朝陽的金輝、延安窖洞的燈光、萬水千山的足跡、戰旗漫捲西風的景象;滿耳都是三根鐵拐杖講長征英雄故事、摩崖石刻紅色標語的聲音;滿目都是紅飄帶上80座紅軍長征故事碑的金光閃爍、二十年文化長征的累累碩果、氣勢磅礴的文化長征詩篇。
(續上期)
《尚書•堯典》雲:“詩言志。”《詩品》作者鍾嶸,也主張“因物寓志。”毛主席也曾給《詩刊》書寫過“詩言志”的題詞。《說文解字》雲:“志,意也,從心之聲。”品評羅范懿紀實長詩《文化長征》,我感覺,他的這篇長詩,完全是以“志”立骨,以“志”用命,以“志”鑄魂,以“志”育人的。志者,志向也!亦含精神層面的意志、志向、專心等諸意。
羅范懿從2004年萬山紅遍的秋天開始,便身穿迷彩服,背著行軍包,手握鐵柺杖,踏上了徒步兩萬五千里文化長征的漫漫征途,他一路看到的是社會上一些人“拜金追星”的狂潮,“物質至上”的亂象;“娛樂至死”的瘋狂,“遺忘英雄”的淡漠;“信仰理想”的滑坡,“理想陣地”的失守。
他強烈地意識到:一個民族的強大,並非只是國力和物質上的強大,最重要的強大是信仰和精神上的強大。因此,志願軍英雄之子羅範懿才有了“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憂患之心,他才有了20年不間斷進行文化長征的驚人壯舉,他才有了從三個人到數千人跟隨文化長征的浩浩蕩蕩的志願者隊伍。道長路遠、山險水惡沒有阻退他,諷刺譏笑、惡意攻擊沒有擊垮他;囊中羞澀、疲憊病痛沒有熬倒他,千磨萬砥、十事九挫的打擊沒有征服他。他是一個咬定文化長征、專心定志的錚錚鐵漢。
人,必胸存非常之志,才能做出非常之事;必立下非常之心,才能寫出非常之詩。羅范懿就是這樣的詩人。他的《文化長征》,化志為魂,一條志的“血管”,通向了弘揚長征精神的萬水千山;一根志的鐵拐,叩問著紅軍英雄的靈魂;一顆志的初心,跳動著中華復興的強音。
詩人羅范懿《文化長征》的筆聲,有初心跳動,也有鐵拐叩問;有志高九霄,也有情重千嶺;有紅色心結,也有猛士豪情;有雄風節奏,也有憂國憂民。他的紅色滿紙、浩氣干雲的紀實長詩《文化長征》,無疑是壯志勵心、彤彩生輝的鴻篇巨制。
(全文完)
(注:作者系紅軍後代、軍旅作家、知名詩人,重走過紅軍父母長征路,著有《獨步長征》等)
新媒體 |司瑜
審 校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