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珠海傳奇(連載二十四)

发布时间:2023/06/30 点击数:

張  春

在1279年,元宋珠海崖山海戰後,大宋王朝徹底覆滅。船過零丁洋時,身懷亡國之恨的南宋丞相文天祥心如刀絞,肝膽寸裂,用勸降的紙和筆,憤然寫下了流芳人間的《七律•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充分表達了文天祥臨死不屈、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使他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學習的楷模,也給珠海增添了不少歷史滄桑感和厚重感。

——作者題記


(續上期)


四、【三灶島】——日本秘密航空基地,“萬人墳”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們祖國和殘殺我們同胞的鐵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表投降詔書,宣佈330萬日軍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駐紮三灶機場的日軍先是不信,後是做垂死掙扎。在撤退前,日軍使用定時炸彈將三灶機場炸成2426個梅花狀的坑窪,以阻止盟軍的飛機降落。至1946年,國民政府空軍的飛機才降落在部分修好的三灶機場上。


至今,在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存放著一份檔案——《三灶島特報》,這份由當年日本海軍第六航空基地司令部編寫的報告共一至五號,上面標有“軍極秘”和“用後燒卻”字樣,內頁記載有1938年6月15日至10月1日期間的三灶防備狀況、氣象狀況、島民狀況等多項內容。至於這份《三灶島特報》的影本,則來自日本作家和仁廉夫。和仁廉夫曾在兩年前到過三灶,並從日本國內搜集了大量日軍侵華檔案,其中包括日軍在三灶鮮為人知的軍事活動。


日本作家和仁廉夫撰寫了大量有關日軍對外侵略的文章,起因在大約20年前,他在整理其祖父和仁高雄的遺物時,意外地發現原來祖父曾是當年日軍進攻廣東時的陸軍大佐,手上沾滿了中國人的鮮血。對此他非常震驚,懷著謝罪的心情幾次來到中國。


由於從日本媒體獲得了《三灶島特報》的資料,加上看了蒲豐彥的文章,這次他便來到三灶走訪,看到了、聽到了自詡為文明之師的日本海軍在三灶北部地方製造的一系列駭人聽聞的慘案。


二戰結束後,掌握太平洋戰爭開戰關鍵的日本舊海軍軍令部的參謀們,曾秘密聚集在一起舉行“海軍反省會”,探討日本戰敗的原因及海軍對戰局的影響,談及諸多鮮為人知的話題。日本NHK電視臺以此製作了一部紀錄片《日本海軍:400小時的證言》,其中一位名叫大井篤元的大佐回憶了自己於1939年登上三灶的情形:“海軍要在三灶島建造飛機場,可是島上還有居民,於是就把當地居民全殺了。”

這對和仁廉夫走訪得出的結論,是有力的佐證。


這是一段最疼痛的民族記憶。而在日軍登陸三灶的半年時間裡,珠江入海口西南部這座普通的海島,島上居民卻從原來的12000人驟降至1800人,有一萬多人被殺、失蹤或逃亡。


1948年和1949年,三灶人民為了讓子孫後代永志不忘這一民族災難,由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捐款,收集骸骨,先後在茅田、魚弄兩地建造“千人墳”和“萬人墳”。這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們祖國和殘殺我們同胞的鐵證,三灶的後輩子孫永遠都不能夠忘記這一段血海深仇。其中“萬人墳”牌坊橫書:萬古英風。對聯寫著:           

 

“飲敵血寢敵皮未能忘卻生前恨,


建斯墳紀斯跡聊以苦果死後魂。”


1979年,珠海市人民政府撥款重修“萬人墳”,遷墳於聖堂村竹瀝之山坡,建墓碑、涼亭、牌坊等,莊嚴肅穆。門坊上用黃油橫書“悲恨長天”四個大字,對聯為:


“日偽兇狂血灑人間千載憤,


中華抗暴氣貫山河萬古存。”


 (未完待續。掃描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


上一期:連載二十

下一期:連載二十五




新媒體 |爾雨林

審   校 |覃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