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醫學】灸 道(上)

发布时间:2023/05/18 点击数:

童新華

作者簡介

童新華,中醫針灸師,國家推拿一級技師,國家高級營養師,四代中醫世家傳承人,三清古法雷火灸傳承人,龍燊艾灸淨化儀發明人。畢業于上海中醫藥大學,從醫三十多年,曾先後得到上海岳陽醫院金義成老師(金老)及原上海推拿協會曹仁發老師(曹老)、上海體育學院袁志斌教授、北京東直門醫院臧福科(臧老)的指導。


灸道的秘密在于:灸量、灸透、灸法。


【灸量】:灸量要足,八公分的龙燊雷火灸比较适合。中醫的不傳之秘在於劑量。量足才能藥力量足、才能火力量足、才能穿透力强,才能灸透。灸的量疊加夠到某個程度,身體正氣慢慢充盈,就產生變化。


灸感發生時,我們說被灸的地方對艾灸的熱度很敏感,而當身體吸夠了艾灸的熱度,這種敏感就會消失掉。


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像吃飽飯時,就不想再吃一樣。灸夠量時,被灸的地方對艾熱脫敏了,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敏消量足。灸到敏消量足,隨之而來的,通常是病癒和神足。


灸之要,氣至則有效,選擇適當的穴位施灸,以激發經絡之氣進而激發感傳,使氣至病所,可以更好地調節人體臟腑功能。


【灸透】:艾灸灸透百病消,清代名醫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曾寫道:“以之艾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灸是否灸透,看五心是否發熱,雙手手心,雙腳腳心,頭頂心。


【灸法】:灸這種方法是中醫四法(砭、針、灸、藥)中最好的。《黃帝內經》對經絡的認識是從大量的臨床觀察中得來的,記載這些臨床觀察的文獻,已在馬王堆帛書、張家山竹簡和綿陽木人經絡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漸找到。


我們有三種古老的醫療手段:一個是灸法,一個是砭術(即用石頭治病的一種醫術),另一個就是導引術(一種古老的氣功)。


藥是苦的,針是痛的,唯獨雷火灸,是溫暖的。雷火灸,通十二經、止疼痛症,氣走三陰、溫補元陽、調理氣血、驅寒袪濕,提高身體免疫力。


(未完待續。歡迎關注下一期:艾灸的方法。掃描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


編   輯 |李偉強

新媒體 |司瑜

審   校 |江小林


(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