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莫高窟 浩蕩的1500年(上)

发布时间:2019/10/19 点击数:

澳門導報


“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再沒有第二個。”

---- 季羨林


(上)

       從敦煌市出發,向東南行進25公里,經過一片荒蕪之地,綠洲出現。這個地方,就是莫高窟。

       莫高窟的存在,承載了中國1500多年的歷史變遷和藝術積澱,也見證了最初的東西文化融合。

        西元前336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被波斯派出的刺客殺死在女兒的婚禮上。他的兒子,20歲的亞歷山大繼位,彼時,這位受教于亞里斯多德的年輕人,還不曾被稱作亞歷山大大帝。

       兩年後的春天,他拾起父親征服波斯的夢想,率領35000人的軍隊和160艘戰艦,踏上了遠征東方的路途。西元前330年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非歐的龐然大物——波斯帝國——轟然倒塌,亞歷山大統治下的馬其頓帝國達到極盛。

       戰爭的硝煙並非暗不透光,文化和藝術被包裹其中,薰染了被征服過的每一寸土地。出生於佩拉的亞歷山大雖然統一了希臘全境,而他本人卻成為了希臘文化和藝術的俘虜。征戰數年中,他的馬其頓軍團一直向東,將古希臘的優秀基因踏印在了帕米爾高原的山腳下。

       400年後,最早的佛陀塑像出現在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羅,它頭頂上的肉髻,像是希臘雕刻中的波浪式的卷髮,通肩式的袈裟更是與希臘雕塑中的長袍如出一轍。這些以希臘造型為基礎,同時融合了波斯和印度元素的藝術形式,被稱為犍陀羅藝術。

       毫無疑問,這是最大規模的一次希臘化進程,但它並不在亞歷山大的預料之中。這位領導者更無法想像的是,東西融合的種子犍陀羅藝術將跨過大漠,繼續前行,並在那裡開出一朵絢爛無比的花——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的出現,有些奇幻。

澳門導報

       西元366年的一天傍晚,行游僧人樂尊偶見一面山崖上光芒四射,如現萬佛,受到感召,他便在崖下的岩壁中鑿出一個洞窟,修行於此。最初的這個洞窟及其狹小,只能勉強容納一人。

       絲綢之路,為莫高窟的繁榮提供了契機。起源于西漢的這條商路,至魏晉已經比較通暢。這個時期,無論是由東向西還是由西向東,無論是取道路途較長的北部路線還是較為難走的南線,敦煌都是必經之路。

       往來于絲綢之路的商人中,有許多是傳法的佛教修行之人。由西而來的,會駐足此地傳播佛法、翻譯佛經、開窟造像;向西而行的,也會在這裡歇息。敦煌,成為了繁盛之地。

       而莫高窟距敦煌的人口聚集地不遠,這裡適合開鑿洞窟的陡直崖壁,還有一條足以養活生命的小河,具備僧人精修的條件。從此,一項延續了千年的偉大“工程”在這裡悄然開始。

       與中國其他石窟不同,莫高窟開鑿在礫岩上,不適宜雕刻,除了建築外,這裡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泥塑和壁畫。畫師和工匠們根據自己對佛經、佛轉故事的理解進行創作,每一個塑像、每一幅畫都不同。而無論是盤腿而坐的佛像,還是色彩豔麗、鼻樑高聳的人物壁畫,它們最初都無一例外的受到了犍陀羅藝術的影響,西域色彩濃厚。

       魏晉南北朝歷經360多年,政權頻繁更替,直到末年,莫高窟的創作者們才從純粹使用外來藝術風格,開始向本土化過渡。

       北魏年間,太武帝為鞏固中原地位,開始滅佛行動。由於敦煌地理位置偏遠,不僅沒有受到滅佛令的影響,反而成為中原僧侶和教徒的避難所。他們把信念附在一斧一鑿裡,為莫高窟帶來了最初的繁盛,也開啟了中原風格的探索。其中,以描繪釋迦摩尼前生——九色鹿王的壁畫《鹿王本生圖》最為知名,而童年的那部動畫片《九色鹿》(上映於1981年)就來源於此。

       西元581年,楊堅篡奪北周政權,建立隋朝,結束了中原幾百年的動盪,這個僅存在了38年的王朝共開鑿石窟70餘座,就數量來說,並不算多,卻使窟中的中原風貌漸漸凸起——豔麗的西域色彩被漸漸拋棄,整體色調趨於雅致,線條流暢,神態優美——為莫高窟的全面繁榮奠定了基礎。


(續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