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大敦煌歷史舞臺上 那些消失的和活著的古老民族(连载三)
(连载三)
(文 / 杜永衛)
(續上期)
例如阿克塞自治縣的哈薩克族,他們是一個多民族的融合體,他們今天的這部分哈薩克人雖然遷徙到敦煌不到百年,但他們的祖先早在西漢佔領敦煌之前的幾個世紀,就曾經遊牧於河西走廊至敦煌一帶。他們這個古老民族的族源,排列在最前面的允戎塞種、烏孫、月氏、匈奴都曾是大敦煌的主宰。
他們今天的族稱“哈薩克”雖然形成較晚,於15世紀才建立了自己的哈薩克汗國(王朝)。但他們的祖先卻早已在絲綢之路上多次建邦立國。他們似乎從來沒有離開過絲綢之路,他們的祖先中亞塞種人,在絲綢之路和敦煌的史冊上聲名“顯赫”。
歷史上塞種人被稱作“戴尖頂帽子的人”,而近代哈薩克亦自稱為 “尖帽哈薩克”。我們再回看那些從長安到敦煌沿途各地出土的唐三彩的“胡人牽駝”、“胡人牽馬”的藝術形象,那些敦煌壁畫中的“胡商”,他們很多都戴著一頂“尖尖帽”,他們是塞種人,也有人也說他們是粟特人,這兩個民族都曾是我們歷史上所說的“胡人”,其實他們同屬一個語族,在族源上本身就有一定的淵源。
▲敦煌莫高窟第322窟是初唐時期的代表洞窟,該窟彩塑有胡貌特徵,結合該窟的葡萄紋樣等一些中亞西域特徵裝飾藝術、部分反映東傳粟特美術特徵的畫樣與 圖像的研究,揭示出洞窟圖像受粟特美術影響的特徵。此外,該窟供養人畫像與工匠題名反映出的粟特人屬性,研究得出該窟功德主可能是流寓敦煌的中亞粟特九姓胡人。
例如粟特族,隋唐時期的敦煌壁畫和彩塑中就反映了他們生活在敦煌的歷史。在敦煌藏經洞文物中也有不少粟特文文獻和粟特人的繪畫,為我們揭開了中古時期生活在中國的粟特人的神秘面紗。粟特人是古代中亞白種人少數民族,隋唐時期他們被稱為“昭武九姓”。有一種說法“昭武九姓”與張掖臨澤的昭武城有關。也有史籍認為他們的祖先是月氏人,“始居祁連北昭武城”。
粟特人善於經商而散居到世界各地,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他們就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到了隋唐時期,定居在從長安到敦煌的粟特人遍佈黃河東西。甚至有觀點認為詩仙李白都是粟特人,五代、宋時期敦煌的歸義軍統治者曹氏家族也是粟特人。
當時沙州敦煌縣的從化鄉有三個裡,都是以粟特人為主體居民。這些粟特人後來融入到了漢族,逐漸失去他們的語言和外貌特徵。誰又能說我們有些漢族人的祖先不是曾經的粟特人呢?
例如吐蕃族,他們是青藏高原最活躍的民族,他們與西羌、鮮卑、吐谷渾、黨項等都有著千絲萬縷關係。“安史之亂”後 ,吐蕃趁機佔領了隴右、河西大片地區,控制這裡近一個世紀。敦煌在此期間也被吐蕃統治近70年之久,他們在敦煌石窟中留下了鮮明而燦爛藝術。9世紀中葉,敦煌漢人張議潮發動起義,奪取大唐十州失地,河西、隴右複歸唐朝。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在青藏高原邊緣地帶的河西走廊,自古以來一直活躍著他們這個以遊牧為主兼事農耕的民族。千百年來他們在大敦煌圈以及周邊來來去去,留下了他們很多的歷史身影。
下一期連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