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大敦煌歷史舞臺上 那些消失的和活著的古老民族(连载二)

发布时间:2020/12/15 点击数:

(連載二)


(文 / 杜永衛)


澳門導報

▲耕作圖 敦煌莫高窟第23窟 唐


20世紀初在敦煌莫高窟發現的藏經洞,為我們打開了一座蘊藏浩瀚的圖書館,它猶如“中國中古時代的百科全書”、“古代學術之海洋”,數以萬卷內涵豐富的文獻不僅包涵政治、經濟、歷史、文學、語言、宗教、科技、藝術等方面的重要資料,涵蓋了中國中古時期歷史文化的各個方面,同時也保存有數量可觀的各民族文獻。


這些文獻都是當時人们的親手之作,是當時社會文化的原始記錄,更是研究敦煌古代社會的第一手資料。其中的民族文獻,內容以反映敦煌為中心的河西地區為最多,是河西地區各族人民雜居共處、繁衍生息的真實情況。


澳門導報

▲各國王子舉哀圖 莫高窟158窟 中唐 段文傑等臨摹 


敦煌歷史上的少數民族,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能動作用,被稱作各民族經濟、文化交融的大都會,這些民族對敦煌文化的貢獻以及在敦煌歷史上活躍的時間、文化遺產保留的情況等,在敦煌石窟藝術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文獻,都有著生動而具體的反映。


在中國歷史上,王朝強則絲路通,王朝弱則絲路斷,因此歷代強盛的王朝,總要把敦煌作為扼守中西通道的最後一道大門。是絲綢之路造就了敦煌的盛大輝煌,而敦煌又為絲綢之路的暢通和東西方之間的國際交流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為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形成、發展、鞏固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這其實也是深邃而獨特、滄桑而厚重的氣勢磅礴、光輝四射的敦煌歷史文化形成的重要原因。


澳門導報

▲于闐國王像 莫高窟98窟 五代


那些在大敦煌歷史上過往的諸多民族,他們無論在歷史文獻中,還是在敦煌壁畫中,亦或在大漠戈壁上的古遺址中,在那些散失在到處的零零散散的文物中,都留下了他們自己深深的痕跡。如今,他們或已消失,或已演變,或已融入到了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之中。但他們在歷史舞臺上留下的鮮活的面容和燦爛的風采,依然時常浮現在我們眼前。


在漫長的歷史演變和不斷的民族融合之中,今天的大敦煌圈的敦煌人,雖然很多已經不能直接對應古代的敦煌人,不能直接對應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早已消失的古老民族。但因歷史的原因,他們的很多後代,基本還是在大西北的這塊土地上來來去去,在絲綢之路的中段和東段路線上去而複來。


澳門導報

▲各國王子聽法圖-莫高窟盛唐第194窟-段文傑臨摹1974年


例如元末明初,今嘉峪關以西包括敦煌在內的自漢晉以來祖祖輩輩繁衍生息而積澱下來的各族居民,陸續東遷到河西走廊中東部的酒泉、張掖一帶。但在兩百多年後的康雍年間,大清王朝又重新收復了嘉峪關以外的廣大疆域,那些嘉峪關以東地區居民,又重新被移民回到了故地。特別是敦煌,集河西走廊甚至甘肅五十六州縣(包括今天的青海、寧夏一些市縣)移民為一縣,在清代曾經被內地傳稱為“小甘肅”。誰能說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的遠祖不是關外的大敦煌人呢?


澳門導報

▲元蒙古供養人 榆林窟4窟 中唐  


例如肅北自治縣的蒙古族,他們的祖先早在十三世紀下半葉,隨著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南下,攻河西,滅西夏,就進入到了敦煌的肅北地區,他們在這裡休養生息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又大部分西遷,明末清初他們在其首領固始汗的帶領下又從西域再度返回到這個地區遊牧生活。


(未完待續)


上期 連載一

下期 連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