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十佳男演員提名公佈,15位銀幕男神誰能勝出?
悠悠70載,新中國的電影銀幕上湧現過無數極具魅力的男性形象,扮演他們的男演員哪些能夠稱得上“最佳”?繼此前公佈全國十佳電影導演提名名單後,備受關注的新時代國際電影節又在澳門發佈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十佳男演員提名名單。獲得提名的15位演員王心剛、陳強、于洋、孫道臨、李小龍、成龍、周潤發、周星馳、李連傑、劉德華、梁朝偉、葛優、吳京、黃渤、徐崢皆兼具雄厚的表演實力與巨大的票房影響力,堪稱“神仙打架”。最終誰能順利躋身十佳,令人關注。
【入圍名單體現影壇傳承,多位香港影星榜上有名】
新時代國際電影節由1978卓越大獎(1978Excellence Awards)舉辦。 本屆1978卓越大獎“新時代國際電影節”將評選出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十佳電影、十佳電影導演、十佳電影男演員、十佳電影女演員、十佳電影編劇和十佳電影金曲六大獎項。最終獲獎結果將于明年在澳門揭曉。繼全國十佳電影導演提名名單公佈之後,組委會又發佈全國十佳電影男演員提名名單。其中既有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國民偶像”王心剛、陳強、于洋和孫道臨,又有當下內地影壇的“中堅力量”葛優、吳京、黃渤、徐崢,體現出中國電影70年來的傳承。同時,蜚聲國內外的香港演員李小龍、成龍、周潤發、周星馳、劉德華和梁朝偉佔據6席提名,也表明了香港電影是中國電影重要的組成部分。
【周總理欽點“偶像”再聚首,“洪常青”“南霸天”雙雙入圍】
1962年,在周總理的直接關懷下,文化部曾評選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其中的四位男演員王心剛、陳強、孫道臨和於洋也獲得了此次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十佳電影男演員的提名。他們不僅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代“國民偶像”,更是演技超群的藝術家,正派反派信手拈來、活靈活現。60年代,新中國影壇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可見王心剛有多受歡迎。這位如今已經86歲高齡的表演藝術家,曾先後出演《海鷹》《野火春風斗古城》《知音》等作品。同時,他在電影《紅色娘子軍》中扮演的洪常青,也鼓勵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影《紅色娘子軍》中出演“南霸天”的表演藝術家陳強也同時獲得提名。這個角色堪稱中國電影反派人物難以跨越的高峰。陳強甚至憑藉對這一人物的成功塑造,為中國在國際電影節上贏得了第一個最佳男演員獎。
另一位同時期的“男神”孫道臨,則塑造過太多經典人物:《烏鴉與麻雀》中的華先生、《家》中的覺新、《早春二月》中的蕭澗秋,還有《永不消失的電波》中的李俠、《渡江偵察記》中的李春林,堪稱一代人的青春偶像。而作為一名導演,孫道臨執導的電影《雷雨》《詹天佑》也是獲獎無數。
于洋則主演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故事片《橋》,之後又推出了《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大浪淘沙》等名作。1977年于洋轉任導演,又拍攝了《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等片,並榮獲第19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內地中堅力量風頭正盛,四人票房相加近400億】
隨著新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國影壇也進行著傳承。近十年來,一批優秀演員集群式崛起,逐步成為新的中堅力量。這其中最具票房號召力及表演實力的葛優、徐崢、黃渤和吳京四人無懸念入圍提名名單。據估算,四人主演的影片票房累計已接近400億元人民幣。
被譽為“東方卓別林”的葛優是大導們的最愛,與張藝謀、陳凱歌、姜文等都有過深度合作。1993年,葛優憑藉《大撒把》獲得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次年又憑藉張藝謀執導的電影《活著》獲得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獲此獎項的華人演員。賀歲檔概念誕生後,葛優與馮小剛合作的多部賀歲片《甲方乙方》《不見不散》《天下無賊》《手機》《非誠勿擾》等皆取得不俗反響,他也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代“賀歲帝”。
2012年,徐崢憑藉《泰囧》完成了從演員到導演的華麗轉身,該片也成為中國影史首部票房過10億的華語電影,將國產電影帶入一個新時代。之後幾年,徐崢的導演和表演之路越走越穩,其作品累計票房已近百億。作為導演,他坐擁“囧系列”(《泰囧》《港囧》和未上映的《囧媽》),名利雙收;作為演員,他主演的《我不是藥神》不僅拿到暑期票房冠軍,也讓他個人在表演方面收穫了超高口碑。
同為備受觀眾喜愛的演員,黃渤也當仁不讓。早在2013年,他就憑藉《泰囧》《西遊•降魔篇》和《101次求婚》三部影片,從葛優手中接過了“賀歲帝”的接力棒。如今,黃渤早已走出喜劇片的範疇,出演《親愛的》《殺生》《冰之下》《被光抓走的人》等各種類型的影片都遊刃有餘。去年,黃渤也借由《一出好戲》,交出了“演而優則導”的第一張優秀答卷。
要論四人中風頭最盛的,莫過於46歲的吳京。近幾年,僅憑藉《戰狼2》《流浪地球》兩部電影,吳京個人就獲得了超百億的票房,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首位“百億影帝”。而更值得一提的是,相比票房,這兩部影片對於中國電影發展的意義更加重大:《戰狼2》引領了國內主旋律英雄動作大片的風潮,更鼓舞了該類型電影之後的創作;《流浪地球》則開創了具有中國文化內核的國內科幻大片的全新領域。
【香港演員涵蓋多個類型,從功夫巨星到文藝男神】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影壇被譽為“東方好萊塢”,一批批演技精湛的演員撐起了香港電影的傳奇。此次獲得提名的香港演員,在功夫片、文藝片、喜劇片、槍戰片等多個類型的影片中均展現出了不凡的銀幕風采。
功夫電影是香港影片的重要分支,造就了不少備受觀眾喜愛的功夫明星。作為打入好萊塢的首位華人男演員,李小龍革命性地推動了世界武術和功夫電影的發展。他的代表作品《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和《龍爭虎鬥》,幾乎部部經典。至今,在不少外國人心目中,李小龍仍是功夫的化身。
如果說李小龍是將中國功夫傳播到全世界的第一人,那麼將其發揚光大的就是成龍。從1962年8歲開始拍電影至今,成龍共創作、製作了《醉拳》《員警故事》《紅番區》《尖峰時刻》等上百部影片,影片總票房超過250億元。憑藉其對電影發展的巨大貢獻,2016年,成龍也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華人。
生長于內地的李連傑,則走出了一條和他們不同的“功夫之路”。從1982年憑藉《少林寺》一舉成名,到之後赴港拍攝《黃飛鴻》《方世玉》《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精武英雄》等影片,他扮演的霍元甲、令狐沖、黃飛鴻、方世玉、陳真等都成為深入人心的角色。
除了功夫片,香港男演員在其他電影類型方面也有著優異表現。作為無厘頭喜劇的鼻祖,周星馳的《翹課威龍》《百變星君》《大話西游》等曾給80後和90後的成長帶來無數歡樂。近些年,他轉型當導演,執導的《西遊•降魔篇》《美人魚》等都成為當年的票房巨無霸。
梁朝偉則是香港影壇“文藝男神”的代表,作品有《花樣年華》《春光乍泄》《重慶森林》等等。儘管他的演技並不拘泥於某一種類型,這些年也嘗試了諸如《聽風者》《擺渡人》等新作品,但身為文藝大導王家衛的愛將,觀眾似乎越來越願意把他視為演員中的“文藝片之王”。
而另外一位演員周潤發,似乎更難歸類到某一種類型中去。這位元香港電影的標誌性人物,可謂演什麼像什麼,不管是《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喋血雙雄》中的殺手、《臥虎藏龍》中的俠客,他都能賦予角色真正的靈魂。近幾年,發哥仍舊佳作不斷,去年上映的《無雙》亦是好評如潮。
雖是一名多棲藝人,但劉德華在電影表演方面的成就也不容小覷。80年代初涉影壇,他就相繼主演了《投奔怒海》《天若有情》《旺角卡門》等經典之作。之後多年,劉德華又不斷尋求轉型和突破,在《暗戰》《無間道》《桃姐》等影片中的表演,充分顯示了其駕馭角色的能力。如今的他仍舊不時推出新作,《追龍》《拆彈專家》等影片評價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