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張志坤:中國的戰略成長,並非“經濟萬能”(連載三)

发布时间:2024/09/28 点击数:

在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還必須比較徹底地解決腐敗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腐敗越反越多、愈演愈烈,必然導致政治垮臺與崩潰,對此切不可抱任何僥倖的心理。在進入新時代以前,中國社會曾經出現對腐敗容忍讓步的傾向,有人說什麼“腐敗是發展經濟難以避免的政治成本與社會代價,不能因為反腐敗而影響經濟”。這完全是徹頭徹尾的胡說!從經濟角度看,如果為著經濟發展而讓腐敗蔓延,那麼這樣的經濟就是害党、害國、害人民的罪惡經濟;從政治角度說,不解決腐敗問題,中國的歷史軌跡就要重蹈歷史循環週期率,就要發生由盛轉衰的變化。如此這般地去發展經濟,必將導致歷史的大倒退。


這就要求在發展經濟促進增長的同時,不能姑息養奸,必須實行強有力的社會治理與自我革命,不能因為發展經濟的需要就做政治上原則上的讓步;必須強有力地抗擊外來的挑釁、打壓與遏制,不能為了點蠅頭小利就屈辱地妥協退讓。經濟上該付出就得付出,該犧牲就得犧牲,應該敢於為必須的政治目標與戰略行動支出必要的經濟成本與代價。生活上守財奴的心態與行徑要不得,戰略上守財奴的心態與行徑更加要不得。


因此,中國經濟就不能弱不禁風,要能經受外部敵對力量制裁、打壓所帶來的破壞,甚至還要能經受戰爭的強烈衝擊。任何一個國家與民族,其所建立的經濟體系如果不能為自己強身壯骨,反而越有錢越膽怯害怕的話,那麼這樣的經濟就不是民族的福份,反倒成了國家的包袱與災害。


中國經濟還必須經受住內部反對勢力、離心勢力的干擾、阻擾與破壞,不能因為那些商業金融帝國的抵制或不合作就慌張起來,也不能因為一些人跑路就失血失能。這種政治與經濟免疫力必須抓緊培養起來,必要的應對措施必須儘快採取起來,否則將極大地動搖執政黨的執政基礎。


在現階段發展中國經濟,當然需要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但決不能只講鼓勵和支持,放棄管控和引導,不能不顧國家和人民利益,去無原則地遷就一些人沒有止境的發財欲望。事實已經充分證明,在發財的道路上沒有盡頭,先富起來的人在這條道路上越跑越快,作為資本的人格化,他們本質上不會理會普通大眾是否跟上或者能否跟上,也根本談不上什麼民生情懷。那些人動輒就以所謂“民生”的藉口來綁架政策,其實不過為自己更大的發財訴求張目。對此,黨和國家在政策上當然不能一味遷就,不能因為一些人發財空間逼仄就妥協讓步,而應該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推動共同富裕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


正走在戰略成長之路上的中華民族,註定要遭遇許多挑戰與干擾,在這個時期,尤其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其中就包括經濟方面的各種迷信。坦率地說,改革開放以來,各種被躉來的經濟迷信、市場迷信、資本迷信太多太嚴重了,對此亟須加以深度的戰略抉擇與管理。如果這方面的抉擇失誤、管理失控,那麼不管有怎樣的經濟成就,我們的事業都可能毀於一旦或者付之一炬。切不要以為這是在危言聳聽。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