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觀點:解開高考困局的鑰匙在大學(連載三)

发布时间:2024/01/18 点击数:

前言:

在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中,高考扮演著“一考定終身”的關鍵角色。這道教育的總匣門,把所有求學壓力都堆到了高考之前的中小學階段。而資源投入更大、師資力量更強、制度建設更規範的大學,卻無法承擔其本應承擔的選拔和培養人才的責任。因此,將人才遴選的關卡從高考這一個點,延長到整個大學階段,或許是破解高考困局和資源錯配的鑰匙。


撰文 | 姚堯(華南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學院教授)

來源 | 《返樸》(微信ID:fanpu2019)

出品 | 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製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續上期)

三  高考一直在改革(2)


作為物理教師,筆者對此的看法是,無論調入還是調出,都不可能令所有人滿意。一直以來,物理的中大銜接是所有學科最差的。同樣的牛頓力學,中學學一遍,大學物理學一遍,理論力學還要學一遍,相似的內容不斷重複,讓學生疲倦而喪失興趣。正因如此,中學物理的教學內容總是不斷在更深與更廣之間左右搖擺,難有定論。一部分老師認為應該學得深一些,這樣能在中學階段更好地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達到選拔優秀學生的目的。另一部分則認為應該學得廣一些,這樣到了大學可以依據興趣再加深學習。


不同觀點皆有自己充足的理由,這是導致高考改革反復搖擺的重要原因。


在所有高考改革中,“甲方”的感受往往被忽略。高考的本質是大學資格考試,大學本應為自己需要什麼人才而設置條件,如今卻成為最不重要的環節。江浙高考改革導致學生棄選物理,讓大學感到了冒犯,這才有了將物理作為必選項的補丁。也是因為物理出身的校長們聲音比較大,聲音較小的化學、生物等學科,難道就應該被放棄嗎?


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大學都有著極其特殊的社會定位。這些年,學習美國模式,讓大學來主導人才選拔的聲音不絕於耳。從自主招生,到強基計劃,高校的自主權不斷上升,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這是因為大學作為“甲方”幹了“乙方”的活。


當年齊國開稷下學宮,只要讀過書識過字都可以進來,因為那時的識字率低。現代則相反,學校資源僧多粥少,自主招生在各個環節都無法保證公平。擁有更強背景的孩子顯然更具優勢,這違背人才選拔絕對公平的要求。


什麼是公平?為什麼要選擇以知識考核作為選拔的基礎,而不是體格、財富、社會關係等?因為知識沒法代際傳承,這才讓偏遠山區的窮孩子,能與家庭條件更好的孩子有同台競技的機會,使得社會人才上下流動,實現新陳代謝。任何引入了其它因素的考核方式,都無法保證這樣的公平。所以高考本身,是無法被替代的。


然而,對考生公平的代價,犧牲的又是對大學的不公平。所有人一張卷子考完,分數從高到低排,志願從高到低填,大學則因此被錄取分數強行分為三六九等。那些老少邊窮地區的高校,天然比不上北上廣的吸引力;生化環材等所謂“天坑”專業,則只能錄取被金融、牙醫、電腦選剩下的學生。早些年考前填志願,這些弱勢學校和專業偶爾還能有意外收穫,現在很難了,只好長期“擺爛”。強基計劃提出的初衷,算是為弱勢但於國家發展重要的基礎專業輸送人才,但也只能是臨時補救方案。


(未完待續 掃描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