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觀點:解開高考困局的鑰匙在大學(連載二)
前言:
在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中,高考扮演著“一考定終身”的關鍵角色。這道教育的總匣門,把所有求學壓力都堆到了高考之前的中小學階段。而資源投入更大、師資力量更強、制度建設更規範的大學,卻無法承擔其本應承擔的選拔和培養人才的責任。因此,將人才遴選的關卡從高考這一個點,延長到整個大學階段,或許是破解高考困局和資源錯配的鑰匙。
撰文 | 姚堯(華南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學院教授)
來源 | 《返樸》(微信ID:fanpu2019)
出品 | 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製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續上期)
二 科舉的變遷和啟示(2)
科舉制在唐宋時期形成了完備的制度體系,當時社會經濟的殷實,也讓科舉不中者有安身立命之地,可以耕讀傳家,識字習文的風尚在這一時期得以形成。尤以南方為盛,南宋時僅福州一地,每一科鄉試就有上萬人參加,按人口比例不輸今天福州高考的規模。明朝時為了平衡,甚至要南北分別取士,可見老百姓對統一考試的熱情已有千年之長。
從科舉的千年發展史來看,無論科目還是地區平衡,始終都在動態調整,與今天不斷改革的高考相似,這是統一標準化考試難以避開的困局。從南北朝的駢文,到明朝的八股文,科舉發展到一定階段,總會墮落成華而不實的比拼,這是現在的高考應當竭力避免的。
筆者看來,高考並不完全等同於科舉,至少有如下兩點:第一,高考的數、理、化、生等科目,不同於古代的儒學經典,它們是正在快速發展的前沿科學。有一些中學基礎知識,比如牛頓時空觀,在進入大學或研究生階段,需要顛覆性地重新認知。第二,現代的教育普及率遠勝古代,古代的一個崗位未必能找到適合的人,現代則任何崗位都存在無數適合的競爭者。天下大同的理想,不再是為合適的人找到合適的位置,而是多人競爭時如何確保公平。
讓真正承擔人才培養職責的大學成為主導者,需要各方面打破高考就是科舉的這一固有理念。
相較科舉,漢朝通過建立太學形成人才儲備庫,更有可取之處。用更優的待遇、更嚴的要求、更有希望的前景,使學子們更好地進學入仕,避免擁擠踩踏,為漢朝廷源源不斷輸送了人才。這正是今天應當更好發揮大學作用的借鑒。
三 高考一直在改革(1)
一個社會要想長治久安、穩定發展,需要各類人才,他們各司其位、各謀其政。智力高的孩子,讓他們去做科學家和工程師;社交和資源整合能力強的孩子,讓他們去做管理者。有強烈上進心的孩子,給他們更多的社會資源;普通孩子,也能讓他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養家糊口、各安天命。這就是天下大同的理想社會結構。
高考一直把這個理想扛在自己肩上,試圖通過文理分科、地區平衡、科目調整等方式,以指揮棒的名義,實現人才的選拔和分流。但只是一次偶然性很高的考試,又如何能實現這麼宏大的願景呢?於是,高考改革成了問題。
從上世紀末開始,各省高考改革就一直在進行,一段時間改了,一段時間又改回去。其中,尤以近年江蘇高考的十年五改,最為人詬病。改革的焦點主要放在考試的科目,其中因物理學科的不斷調整而備受爭議。
(未完待續 )
新媒體 |東方曉雲
審 校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