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觀點:解開高考困局的鑰匙在大學(連載一)

发布时间:2023/11/16 点击数:

前言:

在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中,高考扮演著“一考定終身”的關鍵角色。這道教育的總匣門,把所有求學壓力都堆到了高考之前的中小學階段。而資源投入更大、師資力量更強、制度建設更規範的大學,卻無法承擔其本應承擔的選拔和培養人才的責任。因此,將人才遴選的關卡從高考這一個點,延長到整個大學階段,或許是破解高考困局和資源錯配的鑰匙。


撰文 | 姚堯(華南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學院教授)

來源 | 《返樸》(微信ID:fanpu2019)

出品 | 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製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一  引言


高考,是一件牽涉億萬家庭、影響莘莘學子、塑造我國人才最初結構的大事。它不僅僅是一個大學入學的資格考試,還直接影響我國的戰略格局,牽一發而動全域。我們對高考賦予了太多責任和意義,因為科舉歷史的原因,國人普遍將高考等同為科舉取仕,一考躍龍門、學而優則仕,從此實現階級飛升。


一直以來,許多社會熱點話題,無論“小鎮做題家”,還是“孔乙己的長衫”,都離不開高考這個總綱。公平與效率,始終是高考難以兩全的矛盾。


我們國家的發展究竟需要選拔什麼樣的人才,或者說,由誰來定義人才,這是高考困局的關鍵。無論文科還是理科,無論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萬千學子都要首先通過高考這道狹窄的匣門,刻下烙印、伴隨終身。只要是標準化考試,所有人都一定會按這個標準去打磨自己。有教無類、百花齊放都只能是無法實現的美好願景。


本文試圖探討,改由大學來承擔選拔和培養人才的主要責任,通過四年,而不是高考的兩天,來對學生進行更加全面的考核與篩選,使得資源更加合理分配,同時緩解高考所帶來的各種突出矛盾。讓大學成為破解難題的鑰匙,應當成為共識。


二  科舉的變遷和啟示(1)


中國的高考有著極特殊的歷史淵源。一千多年的分科舉士根植于文化基因,使所有人都相信,全國性、標準化的統一考試是作為人才評價最具合法性的制度。而大學則是外來事物,這些年大學問題不斷,使之難以獲得民眾的信任。


關於科舉從何時開始目前學界尚存爭議,本文不打算細究,只談談科舉有何啟示。


秦統一中國前,各諸侯國規模小,需要的人才總量少,靠熟人引薦或張榜公告等方式,就能收穫人才。到了漢朝,人才需求量大增,靠關係網的擴張行不通了,察舉制應運而生——由各地方官員向上推舉各類人才。這些人有相當比例會進入太學學習,並每年考試,不通過者直接淘汰。漢代的不少名臣都是太學出身,其在幹部培養方面居功至偉。


魏晉南北朝大爭之世,也是貴族門閥鼎盛之時,察舉制的推行變得日益困難。從九品中正制開始,人才選拔就向科舉制逐漸演化,並最終在隋朝形成定制。總體上看,是地方貴族抱團導致人才流動缺失,才迫使中央派特使去各地攬才。科舉制在打破貴族門閥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