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雲集珠海,縱論醫學科技創新
10月26-27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廣東省生物醫學影像重點實驗室攜手國際最權威的學術雜誌之一《自然-生物醫學工程》共同舉辦第三屆珠海國際分子影像研討會,會議主題為“轉化影像學”(Translational Imaging),展現國際診療影像技術領域的最前沿科研成果。作為分子影像學界影響深遠的國際會議,珠海國際分子影像研討會已經成為中外專家互相學習交流的重要平臺和粵港澳大灣區閃亮的學術名片。
院士專家同論“術”,開啟創新學術盛宴
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本忠教授,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歐洲癌症科學院院士Kevin Brindle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汪立宏教授,海南大學校長、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主任駱清銘教授,《自然-生物醫學工程》Josep PamiesCorominas編輯、中大五院院長單鴻教授和來自劍橋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哈佛醫學院和慕尼克工業大學等知名院校的權威學者,共襄學術盛宴。
據悉,《自然-生物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是一本線上發表月刊,於2017年1月創刊,是自然集團旗下最年輕的子刊之一,刊登原創性研究和評論,對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面向在實驗室從事研究,以瞭解或抗擊各種疾病的科研人員、臨床醫生和工程師。該刊橫跨生命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學,涵蓋材料、治療方法和器材等領域,旨在理解、診斷或改善各種臨床和衛生背景下的人類健康問題,該雜誌2018年影響因數高達17.135。
臨床應用與基礎研究的橋樑
據介紹,分子影像學是對人或其他活體在分子和細胞水準的生物學過程進行可視化、特徵化和測量的科學,是醫學影像技術和分子生物學、化學、物理學、放射醫學、核醫學以及電腦科學相結合的一門新的學科。分子影像技術是臨床應用與基礎研究的橋樑,是實現轉化醫學的重要載體,對各類疾病尤其是腫瘤等重大複雜疾病的防治研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6月,中大五院院長單鴻教授帶領的分子影像團隊和胸外科手術團隊聯合攻關,採用近紅外螢光顯影系統實現食管癌病灶精准定位,成功開展了數例“精准導航下單孔充氣式縱隔鏡同步腹腔鏡食管根治手術”。據公開文獻搜索,中大五院針對食管癌手術的這一技術攻關,將“近紅外螢光顯影系統和單孔充氣式縱隔鏡同步腹腔鏡食管癌手術”結合,精准顯示食管癌引流區域淋巴結和胸導管的方法,為全國首例。
把疾病“看”得更清楚
大會主席、中大五院院長單鴻教授表示,作為當今醫學影像學發展的方向,分子影像學的優勢在於能動態客觀地定量描述啟動疾病發生的分子作用、促進疾病發展的基因表達、反映疾病預後的蛋白變化、評估治療效果的動態反映、設計研發新藥的靶點定位與機制研究等,這直接影響與變革了現代和未來的醫學實踐模式。
分子影像學通過特異性顯像劑、顯像技術方法,探查疾病過程中細胞和分子水準的異常,能在機體解剖結構改變前檢出疾病的異常,在探索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評價藥物的療效等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分子影像技術還可評價藥物對腫瘤代謝、增殖、血管發生和凋亡的影響。這是小動物PET/CT分子影像技術的應用熱點之一。藥物開發過程中的體內抗腫瘤試驗,通常需要用到動物腫瘤移植模型。小動物PET/CT是評估腫瘤模型是否已建立成功的重要影像學手段。在腫瘤的分子生物學模型應用中,通常要根據腫瘤細胞的特點,選擇新的分子靶點建立相應的治療方法,或合成相應的靶向藥物進行治療。新的藥物或治療方法的療效評價,是建立在腫瘤模型的基礎上來觀察的,小動物PET/CT為療效評價和腫瘤監測提供了有效觀察方法。
此外,分子影像對於心血管疾病療效預測、神經系統疾病早期診斷等也非常有效。比如,帕金森病進展時間較長,早期症狀隱秘,診斷困難,CT、MRI檢查常無特徵性改變。分子影像結合臨床運動和神經電生理檢查等綜合指標的分析,可以為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提供重要路徑,極大提高了早期診斷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幫助醫生早期診斷心血管疾病和神經精神疾病。
通訊員 薑鑫
責任編輯 趙思原
編輯 李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