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暨南大學文學院舉辦“學業•就業•創業”校友論壇
(本報消息) 近日,由暨南大學文學院與文學院校友聯誼會聯合主辦的“學業•就業•創業”校友論壇在校友樓四樓會議廳舉行。
文學院校友聯誼會會長、暨南大學原副校長紀宗安教授在致辭中說,本次會議是文學院校友聯誼會成立後舉辦的第一場綜合性的整體活動,將時間鎖定在畢業季,為在讀和即將屆畢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舉辦一場面對畢業後多種選擇的對話論壇,希冀通過這次活動能讓同學們有所啟迪和收益。此次會議聘請了首批十位實踐導師,希望有助於在讀同學們獲得更多更好的校園課堂以外的知識,儘早地瞭解社會,為日後邁入社會的人生歷程打下基礎,做好鋪墊。
廣東天福連鎖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歐陽華金、文藝和時事評論員何龍、暨南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王銀田、南方289文投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崔向紅、廣州十香園紀念館館長何培、佛山市龍江裡海學校校長唐景斌就大學生學業、就業、創業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文學院校友聯誼會會長紀宗安、文學院黨委書記魏霞、文學院校友聯誼會的核心成員及文學院師生共計13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文學院校友聯誼會秘書長付勇主持,論壇分享環節由文學院校友聯誼會副會長何龍主持。
歐陽華金:創業路上的酸甜苦辣
中文91級校友歐陽華金,是廣東天福連鎖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他一手創辦的天福連鎖,現在在全國連鎖便利店中排名已居第四位。
針對大家感興趣的創業話題,歐陽校友對有創業意向的同學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要選好合作夥伴和行業,找准創業時機;其次是要持之以恆,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和超強的抗壓能力;還要準備好啟動資金,努力奮鬥中尋找樂趣。針對在校大學生如何更好地為創業做準備,歐陽校友認為同學們應有興趣的廣泛,拓寬知識面,提高情商,還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何龍:功夫在書內也在書外
何龍校友曾任羊城晚報編委、首席評論員。他以《功夫在詩內也在詩外》為題,分享了學習和工作的經驗,一是專業能力,二是綜合能力。在“書內”,主要是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因為專業能力將讓人難以被替代,要提升讀書和學習能力,要做好學習的規劃和讀書的選擇。“書外”則是良好的綜合能力,包括職業精神、媒介素養和交際學問。對於即將擇業、就業的大學生,何龍校友建議他們要樹立職業精神,“多說盡力,少說不行”;要提升媒介素養,特別是搜索、鑒別、傳播、公關能力。交際學問也不可或缺,要明確文明的本質是顧及他人的感受。
何培:博物館工作的一些經驗分享
廣州十香園紀念館館長何培校友提出,在校大學生如果想從事文博方面的工作,需要做到兩點,一是明確自己的目標,二是隨時準備著。“我們在大學會遇到很多選擇,堅定自己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何培校友還從“博物館的組織結構”“博物館的編制體系”“福利待遇”三個方面向同學們分享介紹。
崔向紅:走出校門,你就是你的廣告
南方289文投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崔向紅校友一開始談到自己的轉型:從報刊的總編輯轉型到一個文化產業經營者。她幽默地形容道,“從前將作品寫在報紙上,現在將作品寫在大地上。”
崔向紅校友用廣告知識形象地為我們說明了畢業生就業需要什麼能力。作為一個媒體人,在資訊龐雜的時代需要有一雙慧眼;在信息爆炸發展的時代,擁有日新月異終身學習的能力是媒體人在浪潮中立足的資本。走出校園,你就是你的廣告,需要樹立自己的品牌,打開自己的可能性,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唐景斌:談談我喜歡的應聘者和教師
唐景斌校長是這次分享者中唯一一位“非校友”,但分享環節的主持人何龍說他是“暨大成品(畢業生)的檢驗者之一”。
唐景斌站在教師面試官的角度為同學們提供了參加面試經驗。他認為應聘者要注意四個“度”:一是表現風度,在交談中展示自己的氣質;二是體現高度,在交談中展示自己的水平;三是增強信度,在交談中展示自己的才華;四是措辭適度,在交談中展示自己的表達能力。尤其要注意面試的小細節,比方守時、有禮貌等。在大家硬體條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這些小細節就會成為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王銀田:全國文博系統現狀漫談
暨南大學歷史系王銀田教授談到,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文博行業的建設與發展,文博專業的用人需求也不斷擴大。王教授希望同學們能夠多與老師們聯繫,獲取更加及時的就業資訊。最後,王教授向同學們提出“先就業再擇業”的建議。
校友面對面
論壇分享之後,是校友面對面環節。同學們分別就人工智慧對人文學科的挑戰、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對專業技能的要求、如何做好未來職業的準備方面的相關問題向分享嘉賓請教,嘉賓結合自身的體會給與同學們耐心細緻的解答和建議。
敦聘儀式
校友論壇之後,進行了敦聘校友實踐導師的儀式。由文學院校友聯誼會會長紀宗安、文學院黨委書記魏霞向首次敦聘的十位校友實踐導師歐陽華金、胡江、何龍、王銀田、吳建初、崔向紅、李承璽、王婷、何培、唐景斌頒發聘書。學院希望通過敦聘校友實踐導師,充分發揮校友的力量,加強校友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為學生提供實習就業的機會,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新媒體 |爾雨林
審 校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