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全國科普日遇上愛牙日,珠海長隆掀起護牙健齒“大作戰”
9月20日是第十八個全國科普日,適逢第二十四個全國愛牙日,在滙集珍稀海洋動物,創造七項世界紀錄的珠海長隆海洋王國,一場關於護牙健齒的節日特色科普活動正在展開。多名遊客變身“牙齒保護官”,在科普講師的帶領下近距離觀察海洋動物牙齒標本,瞭解海洋動物們牙齒的特殊功能,共探海洋護牙奧秘。
走近海洋動物,共探牙齒秘密傳播護牙理念
“鯊魚的上下顎都生有幾排牙齒,前排的那些是工作齒,用來撕咬肉類。後面的是完全成形的牙齒,用來替換那些損壞或脫落的工作齒。”科普講師一邊引導小朋友就近觀察鯊魚、鰩魚、炮彈魚等海洋魚類的牙齒標本,一邊將海洋魚類不同牙齒的捕食功能娓娓道來。
根據珠海長隆科普講師的介紹,儘管動物不能像人類一樣刷牙洗牙,但動物自有一套保護牙齒的辦法。例如,鯊魚通過換牙來保障口腔健康,一生中更換的牙齒數量更可能高達幾萬顆;而大白鯊的口中會有成排的尖利牙齒,在前排牙齒脫落後,馬上會有後排牙齒補上,取代前排牙齒;一條大檸檬鯊在一星期中大約會脫落30顆牙齒;炮彈魚牙齒銳利無比,它們通過啃食珊瑚和貝殼來打磨自己的牙齒,防止牙齒生長並刺穿下顎。
除了在護牙健齒方面“自學成才”之外,動物們的牙齒也多有玄機。在科普講師看來,獨角鯨長牙最大的作用可能是求偶和感受環境。在獨角鯨交配的季節,牙齒較長且漂亮的雄性往往更受雌性的青睞。當它們遭遇競爭者,雄性獨角鯨也常常會用長牙來“決鬥”。無獨有偶,海象的長牙也是它們爭鬥的武器,雄性海象會為了交配權、也可能是為了擁擠海岸上的一點空間相互戰鬥,海象們的長牙足以刺破對方的皮膚,弄的雙方鮮血淋漓。
“這次的活動既直觀地觀察了動物牙齒,也通過講師的耐心講解瞭解到了動物牙齒的一些知識,小孩收穫很大,希望以後有機會多多參與這樣的活動。”來自廣州的一位家長說道。通過實地觀察與體驗,大小朋友共同走進動物們的世界,不僅從動物牙齒科普了海洋動物的牙齒秘密,還從科普中傳遞了愛牙日宣導的愛護牙齒好習慣,當全國科普日遇上愛牙日,雙節加持,更多收穫。
開展特色科普,寓教於遊提升人民科學素養
每年,長隆海洋王國都會舉行一系列動物專題保護活動,如“世界鯨鯊日共探鯨奇世界”、“中華鱘保護日一起看水中大熊貓”等內容豐富、趣味性強的特色科普活動,通過展示動物習性、近距離觀察與接觸等方式,讓遊客在遊玩之餘,更深入地瞭解動物以及自然保護的意義。寓教於遊的科普活動使動物園成為人類保護動物、關愛自然的教育窗口。
長隆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在全國科普日舉辦科普活動,以園區豐富資源為承載,將科普、科研兩手抓,通過科普趣味課堂、科普研學課程、動物主題日保護專題活動等豐富的科普活動,營造熱愛科學、全民科普的積極向學的社會氛圍,並以此為實際行動充分迎合新時代科普工作的新需求。未來,長隆將持續提升科普服務能力,將研究、科普教育、救護野化以及文化旅遊等五個工作領域有機融合在一起,打造富有長隆特色的“大自然課堂”,通過科普、科研、研學等舉措,為提升人民科學素養水準作出科普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