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三教文化對監利縣民俗的影響(九)

发布时间:2022/08/05 点击数:

(九)


姚維


摘  要

道為基、儒為柱、佛為梁,儒釋道三教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源泉。地處江漢平原腹地,荊楚中心地帶的監利縣(注: 監利縣屬於湖北省荊州市),受三教文化的薰陶已久,監利民眾歷來具有相容並蓄的心態,量周沙界的胸懷,心包太虛的思想,擅取各家之長,融會諸教之善。因此,民風淳厚,士多好學,民力耕織,崇禮讓,勤節儉。表現在孝道觀,教育觀,生死觀,婚姻觀,甚至滲透於日常生活的點滴中,由監利民風折射出三教文化對民眾陶冶的光輝。傳承和發展三教文化,有利於改善人心,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道德滋養,意義深遠。


(續上期“第四章 三教文化對民俗的影響及結果 第一節儒教的影響結果 一、修身齊家之道(3))


第四章 三教文化對民俗的影響及結果


第一節 儒教的影響結果


一、 修身齊家之道(4)


先輩朱材哲的故事激勵著後人對婚戀的謹慎,以此為範,上世紀六十年代橋市鎮曾姚村姚維心校長,在朱河任教。年青老師對他說:“你和你家那口子離婚嘛,那麼醜還給我們做校長夫人!”姚校長立即反駁:“離婚?她不過就臉上長了幾點麻子!”那擲地有聲的回答令人汗顏。事後,姚校長語重心長地教導這些年輕老師:“讀書人要修身修德,僅有學問,不足稱道。俗話說:‘穿不盡的紅綠衣,愛不盡的美貌妻。’《紅樓夢》裡賈寶玉尚且回答‘弱水三千,只取瓢飲。’。如果不能誠意正心,怎麼面對生活中的鮮花嫩柳,且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一旦終身相托,豈能棄對方不顧。我們師範院校的校訓忘記了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古人尚且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我們反其道而行之,怎能為學生做出表率?怎能為人師表?”聽者心悅誠服。由此證知,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立不從。《大學》曰:“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身不怒,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因民風所致,現在監利的婚姻仍然遵循傳統,少年男女大多數婚前潔身自好,白璧無瑕,婚後檢點自守,閨房肅雍。


監利介江漢之間,被周南遺化,人文丕著。自古男忠女貞,列女、節婦載入史冊,彪炳千秋。《荊州府志》載:“忠以不欺為本,節以不變為難,自非特立操,堅韌之性,鮮有臨利害,遇事變而不動者。”  


又《荊州府志》載:“關睢化美,江漢實先被之,自貞姜守符,樊姬蔫賢,而後閨幃之永世流芳者,班班可考。蓋處其常與盛而渝者,可蔔其臨變與衰而不奪,若夫遭際艱辛邁懼禍難,或膏姦淫之鋒刀而飲恨,徒在重泉,非籍一字之褒,則天地之心何以立,人倫之本何以正?謹將苦節懿行而詳紀之,真足泣鬼神而維風化矣。”   


(未完待續。歡迎閱讀下一期“第四章 三教文化對民俗的影響及結果第一節儒教的影響結果 一、修身齊家之道(5))


新媒體編輯:李偉強

審核校對:肖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