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三教文化對監利縣民俗的影響(八)

发布时间:2022/07/08 点击数:

(八)


姚維


摘  要

道為基、儒為柱、佛為梁,儒釋道三教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源泉。地處江漢平原腹地,荊楚中心地帶的監利縣(注: 監利縣屬於湖北省荊州市),受三教文化的薰陶已久,監利民眾歷來具有相容並蓄的心態,量周沙界的胸懷,心包太虛的思想,擅取各家之長,融會諸教之善。因此,民風淳厚,士多好學,民力耕織,崇禮讓,勤節儉。表現在孝道觀,教育觀,生死觀,婚姻觀,甚至滲透於日常生活的點滴中,由監利民風折射出三教文化對民眾陶冶的光輝。傳承和發展三教文化,有利於改善人心,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道德滋養,意義深遠。(續上期“第三章 三教文化對民俗的影響發展)


(續上期“第四章 三教文化對民俗的影響及結果 第一節儒教的影響結果 一、修身齊家之道(2))


第四章 三教文化對民俗的影響及結果


第一節 儒教的影響結果

一、 修身齊家之道(3)

在監利,嬰兒出生,放長鞭一掛,親威鄰里上門道賀,主人用糖茶待客。嬰兒的父親用染紅的雞蛋、糖果到外婆家報喜,出生三天后,煮艾葉雞蛋給孩子洗身換衣,稱為“洗三”,滿月後,宴請親友,做“滿月宴”,有的鄉村給男嬰在舌上用毛筆點一下,謂之“開文心”,意思是將來會讀書。孩子過周歲生日,俗稱“長尾巴”,又名“抓周"。這天,在桌上放筆墨、算盤、錢幣、金銀首飾和糕點、食品、衣服等,置孩子于其中,任他自行抓取,以抓到的第一物品來推斷孩子將來的情志和前程。那場面“幾家歡喜幾家愁”。當小孩上學後,在正月初一清早,在房前屋後的樹上掛一小把蔥,讓孩子拜蔥,即讀書聰明用功。新中國成立之前,如果學生讀書收效甚微,先生讓其喝口墨汁,意思是:喝過墨水的人,肚中是有學問的。鞭策學生刻苦努力。“教之道,貴以專。”對教育的重視貫穿一生,另外,人去世後在亡者臉上也蓋上一本書,祝福亡者未來生還能接受文化的洗禮,監利有一句俚俗之語,教育讀書不長經進的子孫:“人怎能不讀書?人死後停在榻上還給他書看呢!”


《增廣賢文》有“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生之計在於勤。”孔子的三圖計在監利民眾身上得到很好的體現。士勤學,農勤耕織。直至今天,士農工商都保持早起的習慣。民諺:“早起三早當一工,免得窮人子落下風。”起早貪黑趕路的人,會聽到沿途有些人家的屋子裡傳出朗朗書聲。許多人書房門上貼著對聯勉勵自己,如:“何物動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誰催我,三更燈火五更雞。”成家二字勤與儉,民眾的日子過得還算是滋潤。學生們泛舟學海,勤攀書山,這歷屆的高考令人欣慰。


“道之大原本乎天,道統之傳本乎聖人,聖人設教本乎學,學也者有國之大典也,明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治隆平,皆道也,學以行之。”  


俗話說:“道莫大于無為,行莫大於謹敬。”博學篤行,對道學的尊崇,落實于修、齊、治、平,對婚姻的慎重,在監利不乏其人。《縣誌》載:“朱材哲,監利縣朱河鄉乃灣墩人,嘉慶二十五中進士,任臺灣知府,留署臺灣20餘年,臺灣人為其建“生祠”,紀念其業績,縣誌稱其為完人。”朱材哲(人稱翰林老爺),其生平事蹟在故鄉流傳至今,特別是他好德不好色的品格一直被鄉人津津樂道,推崇備至。時人有訂娃娃親的習俗,朱材哲父母亦遵循這一習俗,為其在搖籃中訂婚。朱材哲岳父因女兒幼患天花,臉上落下痘花的後遺症,惟恐女兒將來被棄,主動登門提出"抽紅庚",拿回女方的生辰八字,意即退婚。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婚。”朱材哲父母雖不同意,但對方意決,只得作罷。朱材哲聞訊,立刻把書本、桌椅搬回家,父母驚間緣由,答道:“我家數代科第,現在兒才十二、三歲,並未為官作宦,就對未過門的人棄之如敝履,真的是‘富易交,貴易妻’嗎?兒如此年紀,尚未富貴,就退婚棄妻,好色不好德,還用讀聖賢書嗎?你們不是不知道,要退婚,寫休書還要躲在墳塋旁邊寫,寫過休書的墳頭都不長青草!現在做了這損陰騭的事,兒有何面目取信於人?”父母聞言,感歎兒子將來必定發達,備下厚禮,連同媒人,一起去女方家把"紅庚”要回來。


(未完待續。歡迎閱讀下一期“第四章 三教文化對民俗的影響及結果第一節儒教的影響結果 一、修身齊家之道(4))


新媒體編輯:爾雨林

審核校對:東方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