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三教文化對監利縣民俗的影響(六)

发布时间:2022/04/29 点击数:

姚維


摘  要

道為基、儒為柱、佛為梁,儒釋道三教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源泉。地處江漢平原腹地,荊楚中心地帶的監利縣(注: 監利縣屬於湖北省荊州市),受三教文化的薰陶已久,監利民眾歷來具有相容並蓄的心態,量周沙界的胸懷,心包太虛的思想,擅取各家之長,融會諸教之善。因此,民風淳厚,士多好學,民力耕織,崇禮讓,勤節儉。表現在孝道觀,教育觀,生死觀,婚姻觀,甚至滲透於日常生活的點滴中,由監利民風折射出三教文化對民眾陶冶的光輝。傳承和發展三教文化,有利於改善人心,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道德滋養,意義深遠。


(續上期“第三章 三教文化對民俗的影響發展)


第四章 三教文化對民俗的影響及結果


第一節 儒教的影響結果


一、修身齊家之道(1)

“道不可須臾離矣,學不可一日廢矣。”“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監利士子多好學,“學而優則仕”,雖然俗話說:“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但更多的是:“千經萬典,孝義為先。”修身齊家,才為根基。


《荊州府志》孝義序:“至德要道,原始要終,端未有大於孝者,求忠臣於孝子之門,推而民胞物與,無不具足,非直顯親揚名也。”  


《荊州府志》孝行序:“孝者,人子之常分。荊之孝子,古今疑不止此,傳舊録新,不敢妄附,懼好名之累耳。豈敢盡割股廬墓為非耶!”  


《監利縣誌》孝行序:“孝為百行之原,舜稱大孝,武王周公稱達孝,是其為道大而難盡也。蓋孝非特修齊之本,亦即治平之基也。詎易以之立名乎,顧善善從長,舉其人以風之,亦以勵將來者。”  

據《監利縣誌》載:從明樂年間至清同治二年,孝行特越者八十八人,只列其名,事蹟未詳,(從府志錄入名單),這些人俱本縣人,有知縣、縣丞、舉人、教諭、訓導、貢生、生員及百姓等;另有具體事蹟可查著五十二人。這五十二人中,棄官侍親者4人,可見“富貴於我如浮雲”,割股療親23人,割肝療親3人,“身體髮膚,勿得毀損,孝之始也。”此純孝之天性,見父母有病在身,憂心如焚,恨不能以身代之,故有不惜毀損己軀之舉;執喪廬墓者4人,“事死者,如事生”;父母(繼母)久病在床,朝夕侍奉,無倦容,無厭色,洗滌污穢,數十載不乏其人,證明了“久病床前有孝子”;父母在病中,為祈福消災,發願終身長齋者有之,為父母趨向解脫之途邁進;父母歿哀毀骨立者比比皆是,哀戚於心,足見其孝也。 


上述事例,或出身為達官顯貴,或為平民百姓,他們事親至孝,感天動地,他們修身齊家,堪為百世楷模;之所以能達到如此高尚的境地,應該說是儒教博大精深的文化薰陶和影響,也是其必然的輝煌結果。


在監利,人過世後,家人在靈前朝夕上食,名曰“蘸飯”,少者百日,老者三年;在靈前點長明燈,或廚房裡點鍋燈三年或百日,福資冥途。此舉受三教文化的共同影響:儒家祭祀傳燈,慎終追遠,後繼有人;道家奉灶神,上天奏喜事,下地降吉祥,有點鍋燈;佛家點光明燈,開啟亡者智慧,步入解脫之途。


祭祀這項事務貫穿於全年的日常事務中:元日祭祖;除夕與上元節送墳燈;清明祀先祖以紙幡標墳頭,燒楮錢滿陌,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中元節三教均福薦亡者,燭冥幽途:道門寶蓋,獻在中元;釋氏蘭盆,盛於次日,道教宮觀為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舉辦祈福吉祥法會。在寺院宮觀作盂蘭會,誦盂蘭盆經,鐘鳴達旦,水面上飄浮著星星點點的河燈,蔚為壯觀;十月下元節送寒衣,燒金銀餜子;臘八日上墳或培土、或打掃、或祭祀;亡者去世後,每七日備祭,至四十九日,接著祭百日,燒周年,燒三周年,或誦經,或拜懺,生日和忌日均上供祭祀。儒家的養生送死從中可見一斑。以上這些體現了“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未完待續。歡迎閱讀下一期“第四章 三教文化對民俗的影響及結果 第一節 儒教的影響結果 一、修身齊家之道(2))


返回第一期

上一期連載五

下一期連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