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三教文化對監利縣民俗的影響(五)

发布时间:2022/03/25 点击数:

姚維


摘  要

道為基、儒為柱、佛為梁,儒釋道三教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源泉。地處江漢平原腹地,荊楚中心地帶的監利縣(注: 監利縣屬於湖北省荊州市),受三教文化的薰陶已久,監利民眾歷來具有相容並蓄的心態,量周沙界的胸懷,心包太虛的思想,擅取各家之長,融會諸教之善。因此,民風淳厚,士多好學,民力耕織,崇禮讓,勤節儉。表現在孝道觀,教育觀,生死觀,婚姻觀,甚至滲透於日常生活的點滴中,由監利民風折射出三教文化對民眾陶冶的光輝。傳承和發展三教文化,有利於改善人心,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道德滋養,意義深遠。


(續上期“第三章 三教文化對民俗的影響發展 第二節道教的影響深入)


第三節佛教的傳承弘揚


一、經典教化深入人心

王朝交替如走馬,世事興廢若轉輪。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佛教順應當下,與時俱進,分支展葉,雖反復於興衰,但經典的流傳,引領佛教不斷前進,让後世子孫沐浴在甘霖法雨中。


監利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楚人好鬼神,為信奉佛道二教起了鋪墊作用。讀書人有海納百川的雅量,對外來的新興文化不是武斷地抗拒,而是用平和的心態探究學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 士人對“諸子百家,無所不通;三教九流,無所不曉。”的境地孜孜以求。在監利,《金剛經》為儒釋道三教所喜愛,讀書人被經中的章句折服:“凡所有相,皆為虛妄”。目睹生活中的生離死別,壽夭窮通,春愁秋悲,慨歎“人生如夢幻泡影”,厭離之心油然而生,從假相悟入空相,進而尋求解脫之道。士子們交口稱讚:“《金剛經》是一本最好的書!難怪和尚們稱讚六百卷《大般若經》,《金剛經》為門,《心經》為軸,有道理“英雄所見略同!”


不但《金剛經》為三教所重,《盂蘭盆經》被三教應用落到實處。儒者追根溯源,明白目連尊者的母親在因地中過分慳吝,對兒子目連的朋友不予招待,並妄語故招感果報。讀書人常以此告誡自己的妻女:“知人待客,禮數周全,要學陶㑆母截發留賓,不學目連母慳貪不舍!”故監利人稱讚婦人待客厚道:“賢德的女子解得金絲玉帶!”這也得益于《盂蘭盆經》的教化。


道教對《盂蘭盆經》的應用別出心裁。每當家中有女性長輩過世時,請道士追薦亡靈。道士在亡者家族中挑一個小於十歲的男孩,讓他扮演目連,頭戴僧帽,坐在桌上用白布圍著,和道士答對,名曰“目連尋母!”救母於水深火熱中,同時警醒圍觀者:因果可畏。


《金剛經》與《彌陀經》雖然是佛經,但是在監利縣,古往今來,道家用的得心應手。道家有許多人把兩部經當早晚課念誦,更多的是用來祈福求壽,追薦亡靈,故有“生《金剛》,死《彌陀》”之說,而且道家也掐珠念佛,並教導他人:“阿彌陀佛是真金!”建國之前,一旦信奉,無論道教還是佛教,不管是在俗還是出家,都吃長素。理由是:“葷口不念經,素口不罵人。”強調持戒修行。又有一說:“阿彌陀佛,豆腐蘿蔔。”說明念佛與戒殺長齋,相得益彰。儒家尚且曰:君子遠庖廚,所以長恩,且明有仁也。何況道家修行人不茹素嗎?


二、三寶形象外在表法

“利鎖名韁,籠絡許多好漢;晨鐘暮鼓,驚醒無限癡人。” 當一百八記鐘聲,喚醒萬家春夢,來到巍然聳峙的梵刹伽藍,置身於寶殿瓊閣,香煙氤氳,一睹世尊萬德莊嚴的金相,瞬間喜上眉梢,身心康泰;有人初見慈眉善目的觀音大士,即時痛哭流涕,如釋重負,仿佛嬰兒得遇慈母。面對沉靜安祥、儀范可師的出家師父娓娓教導,如春風拂面,心悅身豫,聞誨感恩,皈依佛門,依教奉行,並輾轉傳播,接引他人。


綜上所述,三教文化在監利的先後傳入,延伸至當代,它們的傳播方式各異,層面亦不相同,但是,它們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進而澆鑄監利精神支柱。它通過民俗、民謠、諺語、經典以及打鼓詞,哭嫁歌,囉囉咚等表現手段,逐一地展現其思想、戒律,激勵人們仁、善、孝等精神追求,形成了監利地區獨有的文化現象。


(未完待續。歡迎閱讀下一期“第四章 三教文化對民俗的影響及結果 第一節儒教的影響結果 一、修身齊家之道(1) 掃描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



返回第一期

上一期連載

一期連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