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三教文化對監利縣民俗的影響(四)

发布时间:2022/01/14 点击数:

姚維


摘  要

道為基、儒為柱、佛為梁,儒釋道三教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源泉。地處江漢平原腹地,荊楚中心地帶的監利縣(注: 監利縣屬於湖北省荊州市),受三教文化的薰陶已久,監利民眾歷來具有相容並蓄的心態,量周沙界的胸懷,心包太虛的思想,擅取各家之長,融會諸教之善。因此,民風淳厚,士多好學,民力耕織,崇禮讓,勤節儉。表現在孝道觀,教育觀,生死觀,婚姻觀,甚至滲透於日常生活的點滴中,由監利民風折射出三教文化對民眾陶冶的光輝。傳承和發展三教文化,有利於改善人心,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道德滋養,意義深遠。


(續上期“第三章 三教文化對民俗的影響發展 第一節 儒教的影響發展之 一、官學教育首開其途  二、私塾教育並駕齊驅”)


三、家庭教育口傳心授

“童蒙養正”,俗話說:“養子不教父之過,訓導不嚴師之惰。”如果小孩不守規矩,旁人會斥之“沒家教”,父母聞之甚丟面子。孩童呀呀學語時,父母或祖輩會教本地兒歌,稍長,口口相傳教背《三百千》、《增廣賢文》、《幼學瓊林》等。監利有句民諺:“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即使目不識丁的老嫗,也能背誦其中的句子,應用於日常家庭教育與社會交往中,源于孺童時期的口口相授。《女兒經》在監利流行甚廣,經久不衰。直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許多家庭還教育女孩背《女兒經》,以期培德修身。民國時期,貧寒家庭,農閒之餘,或寒冬臘月,或夜晚燈下,左鄰右舍會聚集到一戶人家,聽輩份很高,或識文斷字,見多識廣的老人“講古”,或烈女傳,節女傳,二十四孝等。因此,婦孺都深受儒家文化的陶鑄。


由此可見,儒家文化在監利是層面的傳播,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其傳播的工具書也各不相同。但是,無論是正規的學校教育,還是家教的口授心傳,其核心仍是儒家的“仁義禮智信。”雖然由此行生了諸多法規、戒律、家規等,但最終仍是秉承儒家文化。因此,儒家文化在監利的傳播是直接的,多管齊下,影響也是最為廣泛與深遠。


第二節道教的影響深入


一、社會大眾推崇備至

道家文化在監利的傳播與特定的地域有關。明永樂(BC1403年一1424年)明成祖朱棣敕令在武當山大修道場,監利上車灣護國山祖師廟為武當山真武大帝道場下院。由此,祖師廟香火熾盛,聲名遠播,更應祖師威靈感應,為民解憂,真武祖師在因地修行尊父孝母的事蹟廣為流傳,備受十方信眾的崇敬。尤其是三月三祖師聖誕,七月十五中元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湖南湖北來此朝聖的信眾絡繹於途。監利民眾為報父母劬勞之恩,歷來有朝拜玄武祖師(即真武大帝道場的習俗,遠至武當山,過長江禮湖南的大雲山,近處即監利的護國山。民國時,男女沿途朝拜,皆三步一拜。建國後直至現在,許多人為表其誠,皆步行。家中人等在此期間均食素,連雞產在雞窩裡的蛋都不准揀。民謠有雲:“真武祖師時時在金頂,月月在武當,八月十五護國山,年年在雲山。”每年八月十五這一天,傳說真武大帝會親臨護國仙山,前來燒香祈福的香客人山人海,沿途燈火通明,恍惚置身於“火樹銀花不夜天”之境中。


二、道教經典契機流傳

道教在監利傳播的歷史最悠久,與其所披教化的經典特別密切。在仕子中,大家喜愛讀老莊。《道德經》這部“萬經之王”的神奇寶典,對中華民族的性格的鑄成,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道德經》八十一章很多人能背誦,至今仍然如此。莊子的《南華經》也備受讀書人推崇,莊子文氣勢高淩,比喻絕妙,文采飛揚,其勢若垂天之雲,其魄吸百川,灌長江,吐納九州,文人士子,酒席宴前,高談論闊,聽者津津有味,講者眉飛色舞, 與會者共同享受一場精神盛宴。


如果說《道德經》與《南華經》是陽春白雪,那《太上感應篇》與《文昌帝君陰騭文》就雅俗共賞,而且是篤行之,切實落在日常行為生活中。祖師廟與城皇廟的長廊上刻著這些篇章及儒家的《孝經》。宮觀裡的乾道、坤道每每在香客雲集時,即宣講教化,聽者深受影響。《太上感應篇》雲:“昆蟲草木,猶不可傷。”《文昌帝君陰騭文》曰:“禁火莫燒山林,勿登山而網禽鳥。”這些深深地印在聽眾的八識田中,扎扎實實地落在平常的舉動中。有些人由此養成低頭走路的習慣,“舉步常看蟲蟻”,唯恐傷生,慈心于物,習以為然。大家明白:“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增廣賢文》曰:“善為至寶深深用,心為良田世世耕。”俗話說: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要德蔭子孫。所以老輩雲:“讀《太上感應篇》不能中狀元,但沒有哪個狀元不讀《太上感應篇》。”道教文化滲透從中可見一斑。


(未完待續。歡迎閱讀下一期“第三章 三教文化對民俗的影響發展 ”第三節 佛教的傳承弘揚 掃描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


返回第一期

上一期連載三

下一期連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