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三教文化對監利縣民俗的影響(三)
姚維
摘 要
道為基、儒為柱、佛為梁,儒釋道三教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源泉。地處江漢平原腹地,荊楚中心地帶的監利縣(注: 監利縣屬於湖北省荊州市),受三教文化的薰陶已久,監利民眾歷來具有相容並蓄的心態,量周沙界的胸懷,心包太虛的思想,擅取各家之長,融會諸教之善。因此,民風淳厚,士多好學,民力耕織,崇禮讓,勤節儉。表現在孝道觀,教育觀,生死觀,婚姻觀,甚至滲透於日常生活的點滴中,由監利民風折射出三教文化對民眾陶冶的光輝。傳承和發展三教文化,有利於改善人心,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道德滋養,意義深遠。
(續上期“第二章 三教文化在監利的傳入 第一節 儒教始入、第二節 佛教初來”)
第一節 道教乍到
道教文化在監利的傳播呈交叉式,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道家的“清靜無為”的理念與佛家的“都攝六根”,又與儒家的“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避世思想亦有交叉,交叉的文化使得信眾亦能接受道家文化;
其二,道教的孝悌文化與儒教的孝悌文化是交叉的。《荊州府志》載:“祖師殿,在縣北二十裡新興垸,唐建。”民間自古有關真武大帝的傳說足以佐證世人崇拜道教是基於孝悌,親情的衍生催化出由衷的信仰,而後互相影響。
在監利,道教文化的傳播呈波浪式,據《監利縣誌》(同治版)記載,道數傳入縣境,可上溯到戰國時期, 盛行于唐宋,其時有宮觀20餘所。清代,由於統治者偏佛輕道及戰亂影響,道教逐漸衰微。至民國初期,全縣僅存宮觀5所,乾道16人,坤道5人。解放後,道教再度復蘇。全縣共建成道教宮觀24所。
綜前所述,儒、佛、道三教文化在監利的傳播既有其地域特色,又有其人文特點,對監利人民,對監利民俗各有不同的影響,對奠定監利深厚悠久的文化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三章 三教文化對民俗的影響發展
第一节儒教的影響發展
一、官學教育首開其途
監利儒家文化的傳播發展是多渠道進行,主要途徑有三種:首屈一指的官學督辦,緊承其有的私塾教育,亦步亦趨的家庭教育。放歷代尊師重道,崇文尚教。《監利縣誌》載:“唐宋以來,天下郡邑祀孔子,皆得立學,顧所以造士者或不能純用古法,然聖道炳如日月,六經紛綸,大義微言,師傅未泯,有志之士,服膺探索,身體而力行之,為聖賢之學,成卿相之才,非難也。況重以朝廷之崇獎,官師之董勸乎哉!監利學校大抵悉符令典,蓋造就之術略備矣。英髦俊彥蔚起”。
因為朝廷致力於儒家文化教育,宋建學官,創建大成殿,明萬曆三年(BC1577年)創大觀書院,文昌祠供奉聖賢先哲先儒,景仰前賢,供後人參拜學習仿效,春秋祭祀,故官學盛行,卓有成效。《監利縣誌》載:“邑歷朝科第在荊屬號為最盛,仕宦踵起,輪轂相望,蓋姓名垂耀於泥金,簪佩流聲於鳴玉久矣!”故兄弟比肩,祖孫五代聯翼,起有鼎甲之名,直至民國,本身改學堂為國民學校,推行義務教育建小學,中學,高中,女子學校職業學校,民眾教育館,訓練班等。後蘇區政府接管本縣也興辦教學,共辦有列寧小學和列寧學校99所,149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監利教育迅速恢復,至1991年,全縣幼稚園發展到404所,小學804所,初高中105所,創辦農業、商業、財會、糧食、衛生等職業學校8所及成人中專學校6所,為各行各業輸送人才。
二、私塾教育並駕齊驅
私塾是傳統的辦學形式,分為三種:公聘私塾、自設私塾和家塾。教材和桌椅由學童自帶。啟蒙教材為《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朱子治家格言》、《四言雜句》,女生另加《女兒經》、《女子四書》。啟蒙之初,對學童逐個面授。當讀到三、四年後,塾師開始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對數材進行講解釋義,並選擇《古文觀止》、《唐詩》、《四書》、《五經》中的名句作題目練習作文。建國初期,本縣尚存私塾。
(未完待續。歡迎閱讀下一期“第一節之三家庭教育口傳心授;第二節道教的影響深入之一、社會大眾推崇備至,二、道教經典契機流傳”。掃描二維碼進入官網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