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導報】探尋廣東生態保護密碼 大學生在行動

发布时间:2021/09/15 点击数:

(本報消息) 今年暑假期間,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校報通訊社的7名大學生,通過兩個月的社會實踐,以珠海為重點,對廣東省的濕地和海洋生態系統開發保護情況進行生態國情觀察主題的深度調研,以青年視角探尋“生態興則文明興”的“廣東密碼”。


澳門導報

實踐團隊航拍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珠海市作為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條件孕育出了豐富的濕地資源和海洋資源,多年來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發展道路。北理工珠海學院的大學生們與廣東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動,通過實地走訪與線上調研結合的方式,圍繞“珠海濕地生態保護現狀”“特定群體對濕地保護瞭解程度”“濕地保護科普宣傳的短板與創新路徑”等主題,探究“十四五”時期廣東省濕地生態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


白海豚被環境學家視為衡量海洋生態環境的活指標,中華白海豚的身影出現意味著該地區的水質和海洋生態環境較為良好。珠江口水域是中國中華白海豚分佈最密集和擁有資源數量最多的區域。這裡能成為海豚棲息活動的密集區,主要得益于珠江口得天獨厚的環境資源。


調研中,實踐隊成員瞭解到,根據 2020 年《中國生態環境情況公報》,珠江口的河口生態系統呈現亞健康狀態,雖然目前尚能基本適合魚類的生長和繁衍,但近些年白海豚種群中標誌性生物非自然死亡情況仍然嚴重,這也意味著珠江口水域生態情況不容小覷,其中溢油污染、船舶廢水、農業農藥、漁船事故更成為保護區防不勝防的工作難點。


澳門導報

實踐團隊成員與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在對廣東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進行的線上調研中,實踐隊成員找到了該保護區在濕地生態修復中的關鍵一環——清除“毒草”互米花。


這種原產於美國東南部海岸的植物,原本想用於生態系統保護,但其繁殖能力極強,佔據了大量的生存空間,打破了生態平衡,致使大片紅樹林和鹽沼植物消失。為恢復淇澳島的濕地生態環境,各方技術人員經過實地調研和反復對比試驗,最終找到了利用人工引入速生紅樹植物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歷經15年造林恢復,淇澳島上的紅樹林面積由32公頃增加到500公頃,成為國內最早開展人工恢復連片面積最大的紅樹林。根據淇澳紅樹林濕地修復實踐經驗,各級部門還制定出了我國林業行業標準《紅樹林控制米草屬植物技術規程》《困難立地紅樹林造林技術規程》和廣東省地方標準《紅樹林造林技術規程》 等一系列標準,為我國的濕地保護提供了寶貴的經驗。